编辑: qksr 2019-09-18
浙江省海水利用发展规划 前言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资源.

我省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水资源条件不匹配,水资源问题已成为我省沿海地区及海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制约. 海水利用作为解决水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已引起国家和沿海各省市的高度关注.我省是海洋大省, 向海洋要淡水 是解决我省沿海地区及海岛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随着海水淡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其在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日益显现,产业化发展的时机日趋成熟. 为引导我省海水利用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促进沿海地区及海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国海水利用专项规划》,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浙江省海水利用发展规划》.规划范围为我省沿海地区及海岛,主要包括杭州、宁波、舟山、温州、台州及嘉兴;

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远期展望到2020年.本规划与《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划》、《温台沿海产业带发展规划》相衔接,是我省海水利用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和海水利用项目建设的基本依据.

一、海水利用的现实基础

(一)海水利用现状

1、海水利用起步早,发展较快.浙江省海水利用起步早,是国内最早开展反渗透海水淡化研究和应用的省份.1997年,我省在嵊泗县嵊山岛建成日产5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开创了我国民用海水淡化工程的先河.截止2006年6月底,我省已建成海水淡化产水能力4.56万立方米/日,占全国海水淡化产水总量的1/3左右.伴随着我省沿海大型电厂的兴建,电厂冷却水直接利用海水量超过100亿立方米/年.华能玉环电厂3.5万立方米/日海水淡化装置已建成运行,电水联供将逐渐兴起.海水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省沿海地区和海岛的水资源矛盾,并为今后的推广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海水利用领域科研实力雄厚,技术领先.浙江省是我国海水利用人才、技术、产业方面最集中的省份之一,拥有国内一流的科研实力.以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海洋二所、浙江大学等为代表的科研机构,通过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已开发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其中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开发中心是我国从事海水淡化及膜法水处理技术研究和产业化的专门机构,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承担了国家千吨级到万吨级的全部反渗透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国内海水淡化的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我省在海水淡化关键技术和海水直流冷却技术,尤其是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制造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膜材料合成、制膜工艺优化等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膜性能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为替代进口膜元件打下良好基础.

3、海水利用产业已形成基础,前景良好.我省海水淡化产业是海水利用发展的主力军,已建成国内最大的膜及膜组器生产线,膜年生产能力达到120万平方米;

拥有近百家水处理工程公司和配套产品生产企业,实现年产值达20多亿元,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为我省进一步规模化利用海水创造了条件.

(二)存在问题 我省海水利用在国内虽然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然而与发达国家的海水利用水平相比差距仍然较大.首先,对海水利用重要性认识不足,宣传不够.长期以来没有把海水淡化作为水资源配置的重要措施.其次,海水利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海水淡化成本需要进一步降低.目前海水淡化吨水成本虽已降到5元左右,但相对于自来水价格仍然偏高.能耗高、国产化率低、工程规模小等问题急需解决.第三,缺乏鼓励海水利用的配套政策和相关法规,直接影响海水利用产业化进程.

二、海水利用面临的形势

(一)海水利用已成为世界临海国家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 海水利用作为一种洁净生态、方便稳定和取之不竭的新增水源,是解决当今水资源匮乏的重要手段.目前全世界海水淡化水日产量4000万立方米,能够解决1亿多人口(世界人口的1/50)的供水问题.我国的海水淡化水(包括苦咸水淡化水)日产量约12万立方米,利用海水作冷却水用量达330亿立方米左右,解决了诸多岛屿、沿海和西部一些地区的工业和生活供水问题. 我省多年人均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略低于全国平均数2200立方米.淡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沿海地区及主要海岛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值的60%,其中舟山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省平均值的25%.根据《浙江省水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采用强化节水方案预测,2010年全省水资源供需缺口为53.5亿立方米.特别是沿海地区随着人口、产业的进一步集聚,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浙江是我国的海洋大省,在大力倡导节约用水的同时,大力发展海水利用,是解决我省沿海地区及海岛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性措施,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沿海地区及海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海水淡化技术不断成熟,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国际上海水淡化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表现为:一是装置大型化,目前最大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厂日产淡水30万立方米,最大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厂日产淡水33万立方米;

二是高效节能化,膜和组器技术不断进步,高压泵和能量回收装置等关键设备不断改进;

三是工艺最优化,海水淡化与浓海水综合利用工艺不断创新,海水淡化与风能、核能等新能源集成开发前景广阔.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海水淡化和利用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具备自主设计制造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的能力.目前完成了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3000吨/日低温多效海水淡化工程和5000吨/日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正力争在海水淡化关键技术、较大规模(日产10万立方米及以上)海水淡化和循环冷却技术及成套设备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随着海水淡化技术不断进步,淡化规模逐渐大型化,装备国产化程度不断提高,国内海水淡化投资和制水成本大幅度下降.主体设备造价较十年前下降了近一半,能耗降低40%,吨水成本已降到5元左右(包含设备折旧与投资回收).同时,随着我国水价改革的不断推进,自来水价格呈快速上升趋势,自来水和淡化水两者之间的价格差距将越来越小.技术进步和水价改革将促使海水淡化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三)海水利用面临十分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 2005年国家发改委、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联合颁布实施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明确提出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海水利用的重大意义,确立海水是水资源的战略观念;

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和配套政策,是促进我国水资源节约和替代、发展海水利用的重要举措,将引领我国海水利用更快更好地发展. 浙江省 十一五 规划纲要将海水淡化工程列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要求积极推进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并且将海水淡化工程列入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浙江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海水利用,扩大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规模,通过 向大海要淡水、要资源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培育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确立将海水作为沿海地区和海岛重要水资源的战略定位,以大幅度提高海水利用水平为目标,按照统筹规划、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示范推动、市场培育的工作思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将海水利用作为发展海洋经济新的增长点,提高沿海地区和海岛的水资源保障能力,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开源、节流与保护并重.在合理开发和利用淡水资源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海水利用的规模和水平;

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挖掘节水潜力,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水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海水利用产业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

2、坚持因地制宜、因需而用、分类指导.结合我省沿海地区产业布局以及 大岛建、小岛迁、有条件的陆岛连 的发展战略,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和建设海水淡化及海水直接利用工程.沿海地区和海岛要积极利用海水,不断提高海水淡化的规模和水平.要因需而用,宜大则大,宜小则小,大小并举.

3、坚持海水有效替代,优化沿海地区水资源结构.将有效替代原则贯穿于海水利用的各个方面,使有条件利用海水的环节都能利用海水.沿海地区和海岛应积极使用海水,不断提高海水在水资源结构中的比重,使水源结构和用水结构得到优化.

4、坚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政府要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积极营造有利于海水利用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促进海水利用的潜在需求转变为现实需求.同时,要有效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鼓励竞争与合作,不断推进海水利用产业化进程.

5、坚持突出重点、有序推进.重点发展有应用基础和科研基础的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领域.在电力、化工、石化等行业大力发展海水作冷却水;

支持沿海电厂发展电水联供;

对有条件的区域进行重点扶持;

鼓励自主创新,产学研结合,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全省海水利用的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10年目标:加快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建设,不断扩大海水利用规模,海水淡化能力达到30万立方米/日左右,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200亿立方米/年左右.建立海水淡化产业示范区,提高技术与装备水平,建成膜法海水淡化技术与装备生产基地和1~2个国家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若干个省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初步建立海水利用标准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 ――2020年目标:在我省沿海地区和海岛大面积推广海水利用,海水淡化能力达到80万立方米/日左右,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300亿立方米/年左右.使海水淡化成为提供安全可靠优质淡水的重要水源,海水利用产业成为我省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海水利用宏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四、海水利用的重点领域 按照海水利用发展目标要求,重点发展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技术和装备制造、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优势领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