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You—灰機 2019-07-13
吉林省长春市西五马路基督教堂 长春市西五马路基督教堂始建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已经有127年的历史,是长春市历史上最重要和最大的基督教堂,也是吉林省和长春市基督教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所在地.

长春市西五马路基督教堂的爱国事迹主要反映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期间,徐棠清牧师的系列爱国爱教运动.徐棠清牧师是西五马路基督教堂第十五位中国传道人,曾任吉林省基督教"两会"两届主席、会长.由于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的卓越贡献,他死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骨灰安放在"长春烈士公墓". 抗日战争时期,徐棠清牧师曾在哈尔滨基督教松江区任会长.他是一位中国共产党的忠实朋友,为了配合中共地下党开展反对日本侵略者的活动,利用特殊身份为党工作.他为了给中共地下党供应充足的粮食,把患病的小女儿撇在家里,最后自己的小女儿竟饿死在家中. 1949年初,徐棠清牧师到长春西五马路教堂任职,把教会作为中共地下党开展活动和印刷厂所在地.在解放长春的战役中,徐棠清还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往返解放区递交许多重要的文件和运送电台等电讯器材,为我党解放长春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美援朝时期,1951年,徐棠清牧师在长春率先成立了基督教抗美援朝革新委员会(中国最早成立的三自爱国组织之一,后改名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1952年,市革新委员会又成立了一个爱国工作部,由苏赛光(女)和朱华林等爱国信徒负责开展工作,组织广大基督教徒召开爱国奉献大会,为抗美援朝积极捐款捐物.徐棠清牧师鼓励年轻的基督徒说:"为了正义,基督教徒要参军、参干."当时,约有280名基督徒报名参加志愿军,基督教护士学校100名学员,有50多人参军作护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支援抗美援朝. 有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以徐棠清牧师为核心的长春市基督教会,汇聚了苏赛光、朱华林、韩树棠等一大批爱国爱教基督教教牧人员,他们尽其所能支持抗美援朝和国家建设,展示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风采.同时,在教会的改革上,也及时、彻底地割断了与帝国主义的联系,率先开展三自爱国运动,把基督教带上了正确的发展方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