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5天午托 2019-07-13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监管资本计量指引 (第4次征求意见稿) 总则 为规范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监管资本计量,加强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所产生的银行账户信用风险暴露的监管资本计量. 本指引所称资产证券化交易包括传统型资产证券化、合成型资产证券化以及兼具两种类型共同特点的资产证券化交易. 前款所称传统型资产证券化是指基础资产的现金流用以支付至少两个不同信用风险档次的证券的交易结构.偿付投资者的现金流来源于基础资产,而非发起机构的负债. 前款所称合成型资产证券化是指基础资产的信用风险通过信用衍生工具或者保证全部或部分转移给投资者的资产证券化交易.该交易结构中至少具有两个不同信用风险档次的证券.信用衍生工具包括资金来源预置型和资金来源非预置型两种类型. 商业银行因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而形成的风险暴露称为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包括但不限于资产支持证券、信用增级、流动性便利、利率互换、货币互换、信用衍生工具和分档次抵补.储备账户如果作为发起机构的资产,应当视同于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 前款所称储备账户包括但不限于现金抵押账户和利差账户. 为充分抵御因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而承担的风险,商业银行应当基于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经济实质,而不仅限于法律形式计提资本.商业银行作为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信用增级机构、流动性便利提供机构、投资机构或者贷款服务机构等从事资产证券化业务,只要产生了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就应当计提相应的资本. 银监会有权根据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经济实质,判断商业银行是否持有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并确定应当如何计提资本. 如果商业银行经银监会批准使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计算某类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资本要求,就必须使用资产证券化内部评级法计算同类基础资产的相应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如果银行未得到银监会批准使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计算某类证券化基础资产的资本要求,就必须使用资产证券化标准法计算相应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 在银行对部分证券化基础资产使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要求,而对其他基础资产使用其他方法计算资本要求的情况下,如果使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资产所占比重较大,则应使用资产证券化内部评级法计算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否则应使用资产证券化标准法计算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 在证券化基础资产没有相应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要求的情况下,发起机构应当使用资产证券化标准法计算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

获准使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的投资机构应当使用评级基础法计算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资本要求. 在将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从资本中扣减的情况下,应当首先从需要扣减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中扣除专门针对该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所计提的准备,然后再从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中分别扣减扣除该项准备后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的50%. 商业银行应当从核心资本中全额扣减在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出现的销售利得,从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中分别扣减扣除销售利得后的增信拆息债券的50%. 如果同一商业银行在同一资产证券化交易中具有重叠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只需对监管资本要求最高的资产证券化风险暴露计提监管资本. 商业银行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所计提的资本,以基础资产证券化之前的监管资本要求为上限. 信用风险转移与监管资本计量 对于传统型资产证券化交易,在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发起机构才能在计算风险加权资产时扣减证券化基础资产: 与被转让资产相关的重大信用风险已经转移给了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发起机构对被转让的资产不再拥有实际的或者间接的控制. 发起机构证明对被转让的资产不再拥有实际的或者间接的控制,至少需要由执业律师出具法律意见书,表明发起机构与被转让的资产实现了破产隔离. 发起机构对被转让的资产保留实际的或者间接的控制,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 发起机构为了获利,可以赎回被转让的资产,但发起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因基础资产被发现在入库起算日不符合信托合同约定的范围、种类、标准和状况而被要求赎回或置换的情况除外;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