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2019-07-08

一、我们放生多年,与相关职能部门和形形色色的野生动物贩子都打过交道.您能想到的,人家多年以前就想到了,但为什么这种情况屡禁不止?这里面情况很复杂,水也很深,您的想法不错,都是出自善意,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操作中,我只能说 很傻很天真!

二、对物命来说, 救命才是硬道理! 按照您的想法和程序去做时,那些物命早已落入饕餮者口腹多时了.在即将被杀的生命面前,种种质疑、种种理论、种种常识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毫无意义!放生就是当下第一念慈悲心,其他第二念、第三念都已是多余的妄念!多年经验早已证明,最直接最有效的救命办法:只能是放生!

三、我认识的某开发商,有事请托某领导,三番五次请吃饭都不出来.后来和某大酒店联系弄来只活天鹅,领导听说有天鹅肉吃,才来了兴趣,答应赴宴.一只天鹅做好大概一万元左右,那顿饭花了两万多.请托的事当然也水到渠成.这种事,天天发生,所在多有.所以,列位看官,不是我们哪天来了兴致才放放天鹅,多数时候你有钱也救不到!我们所放的不过是九牛一毛,多数美丽优雅如仙子的天鹅早已被残杀、去毛、红烧、清炖!能落入放生人手中的只是极其幸运的一丁点!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 天地平等生发万物,养育万物,而人为万物之灵.六道之中,只有畜生道众生和人道在同一空间显现,在同一世界共存! 人类作为天地万物的灵长,应尽到责任,顺应天地的平衡,与所有的动物和谐共存.而今人类却时时刻刻在恃强凌弱,对它们任意虐待屠戮! 人类,应该是世间万物的兄长和守护神,而不是暴君和终结者! 永远忘不了那只天鹅眼中的泪水,晶莹圆润,凄美而又温暖,就像珍珠一样! 我会尽毕生之力去保护它们,保护一切弱小无助的生命,就像保护自己的母亲和孩子一样! 美丽的天鹅,不要再哭泣! 放生心语 一文 初次接触到佛教的放生仪式是在上学时候,当时学校组织我们哲学系的一些研究生去参加庐山东林寺的 净土文化研习营 ,寺里专门为我们这期研习营的学员举行了这次放生活动,地点是长江边. 记得当时的情景比较隆重和庄重,寺里的监院专门带领大家诵经,然后是组织居士和大家放生.当成千条泥鳅和居士们送来的甲鱼、鲤鱼等各种水族类生物被大家放入江水中时,那些小生物有许多从水中跃升回头朝我们一望,似乎是道离别,也似乎是说感激.围观的数百群众发出阵阵惊呼. 这次放生活动就这样在我心中留下这点滴印象.几年后我毕业了,工作的地点是素有 东南佛国 称谓的杭州.工作不久,我就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佛教氛围.这里不但有灵隐寺等诸多著名的千年古刹,还有许多虔诚的民间佛教信徒――居士.我常接触的十几位同事中,就有几个佛教信徒,他们时常向我谈到佛教的教义,有形无形中增进大家对佛教的了解. 到了年终时单位总会发放些实物类的年货,不知为何总会发下来两只鲜活的甲鱼.大家大多忙着寻思怎么把甲鱼烹了滋补身体,从营养的角度讨论甲鱼对人身体的益处.而这几位居士则把甲鱼带到西湖或附近的水域放生,并向我们讲述放生是 行功德 ,是佛门的基本行持等. 对于这些佛教放生的理论及其诠释,整天为生计忙碌的我一下是弄不清楚,不过想起东林寺所经历过的放生情景,放生的念头也就多了几分.何况对于宰杀小动物,我一向是不大愿意看到的.草长莺飞,万物生机盎然,各安其位,这是我学习哲学思想已具备的 众生 情怀. 第一年,我把两只甲鱼交给了一位居士同事,她为这两只甲鱼做放生仪轨后,就把它们放归大自然了.第二年,我则抽下班的时间把两只甲鱼带到河边,放生了.当它们回到久违的河水中时,舒展开四足欢快地向深处游去,还回头一望.睹此情景,我心里也一阵愉快.每次经过这条小河边时,我想,这两只小生灵在水族世界里生活得还好吧. 我曾想过,放生对于常人的难度,最难以克服的是口腹之欲.不食肉觉得浑身难受,觉得营养难以跟上.在我们鄂中地区,小孩子长到三岁半左右时,在小牙齿长的刚刚够强壮时,父母会为他举行专门的 开荤 仪式――即专门宰杀一只动物,为他做上一顿鲜美难得的 肉食 美味,从此他便知道了 肉 的味道,父母可以放任他自由的食肉了.这是不是人食肉之好的源头?如果没有这个 开荤 仪式,是不是大家就会对食肉少一份难以割舍的眷念?虽然不敢肯定,但是可以说食肉的习惯应该会减少许多. 成年人如非抱有坚定的惜生护生的信念,改掉食肉的习惯是很难的.虽然从科学的角度大家也知道不食肉并不会造成营养不良等症,但习惯是难以让人摆脱的,这需要一个很好的中介作为接引之方,美味的斋菜则不失为一个良策.通过营养可口美味的斋菜替代肉食,会逐步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记得有次,一位居士同事带领大家去杭州一所寺庙 食斋 ,过后就有同事表示 以后不食肉 了.看见,真正最能鼓舞人去吃素的是 食欲 ,只要做出好吃的素菜,谁不愿意吃素呢?所以学做好素菜. 深刻的反思、........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