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2019-07-08

(一) 倾听他的内心 济慈说过: 听到的声音是美的,听不到的声音更美. 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的失语现象,但它并不等于感情贫乏,不仅无声当中有心声,空白当中有佳境,而且往往为后面的 有声 蓄势和衬托,形成有无相间、虚实相生的节奏美感,散发出比千言万语更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当然这些声音只能用心灵去感受体验. 请各位找出文章中某一处语句,用实话实说的方法,以年轻战士的口吻,演绎出他在不同时刻的真实丰富的心理活动,注意使用正确的人称,符合特定的场景氛围,语句须简洁. 学生找出的语句预设: *当兵的他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孩子――他毕竟只有23岁. ??*他无论如何开不了枪.两个人都赤裸着!两个赤裸的人,脱掉了国籍,脱掉了姓名,脱掉了卡其布的军装. *他举起枪,瞄准.要击中对面那人的脑袋实在太简单了.20米开外奔跑着的一丝不挂的人体,是一个很容易击中的靶子. ????*突然,他觉得自己无法扣动扳机.那人在彼岸,赤条条的像刚从娘胎里出来时一般.而自己端枪在岸的这边,同样也赤条条的.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他实在无法扣动扳机,他觉得此刻这条恋人般的河未能把他们隔开,相反,却把他们联合在一起了. 引导学生就找出的这些语句,还原其心理时,要突出因为其年轻,充满对美好人生的热烈向往,尽情享受生活的强烈愿望,所以在那刹那间,生而为人的真实渴求暂时超越了身为战士的责任诉求,他一定在想,同是两个赤条条的 人类 ,和谐相处本才好,怎能开枪射杀. 探究交流:触摸人物情感,描画年轻战士的人生片段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怎样对待他?你同情他吗?在战争的背景下,以 他 为代表的士兵,徘徊在军纪与人愿之间,既有普通人的情感,又须履行军人的职责,本文善于将人物置于复杂的矛盾中去塑造人物,从侧面写出战争的残酷和灭绝人性;

多处暗含矛盾对比衬托的写法,读来特别令人震撼.请你找出并作细细体味. 主题探究活动: 道是反常却寻常――年轻战士的短暂人生

1、理想和现实灰暗落差(美好追求和惨痛现状)

2、界河和钢枪的魔幻组合(人性的柔美和军纪的冷硬)

3、追忆花样年华(青春美好而短暂和战争无情而持久)

(三)勾勒战士形象 也许你会认为年轻战士的表现是一种极其反常的表现,然而正是这种反常的表现,更有力度和深度地揭示出一种属于战争中的人的独特而又典型的心理体验. 请勾勒年轻战士的形象,概括出其特点:(1)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十分关注、向往.(2)性格单纯,作为军人的他又十分机警灵敏,反应快捷.(3)心地善良,感情真挚,对战争的残酷与扼杀人性有反感情绪.

(四)升华情感体验 课堂个性化语言表达训练:请你为他拟一则简短的墓志铭.

四、积累链接,丰厚学习资源 品读积累战争名言 比较鉴赏 本文与《一个人的遭遇》都写到战争,与常见的战争题材的小说相比,这两篇小说在内容上最大的相同点是什么?在写法和表现形式方面看,这两篇小说的不同点又是什么? 推荐阅读微型小说《德军剩下的东西》. 浙江省缙云中学 李慧婉 邮编321400

邮箱:lihuizi@163.com 电话13857063366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