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Mckel0ve 2019-07-08

制用方面,以陆九韶《居家制用》更为具体.宋人重视家庭治生,与宋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也是维持大家族正常运作所必备的经济基础.此外,科举也需要经济支持.宋代家训一方面提倡家庭治生,另一方面提倡辩证的节俭,量入为出是其基本原则.宋人把简朴当作自家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如 乡人有纠率钱物以造桥修路及造渡航者,宜随力助之 (袁采《袁士世范》).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即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儒家思想贯彻集中.除了道德教育外,宋代家训还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它知识教育,以提高子孙的素质.宋人家训中也涉及许多教育原则,其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来说仍有借鉴意义.家族对子孙等家庭成员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之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其他的惩罚方式,如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告官、驱逐、移乡等. ??? 家训的纂述,是为家族的兴旺长久,所以一般不会违反朝廷的法律.有的宋代家训如范氏的《义庄规矩》及后续规矩还得到朝廷的许可与支持.家训、法律中都有儒家思想的渗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仍然怀抱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治天下也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所以在礼法社会之中,家训与法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家训与法律的出发点和目的还是略有侧重的,家训更侧重家庭的发展,而法律则更关注社会的长治久安. 6.下列关于 宋代家训的特点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家训继承并发展了传统家训的散文、诗歌、条规等体裁,它汇集了宋及宋前历代的家训,以历史上的人、事为榜样和范例教育子弟. ?B.宋代家训都有治生、制用的内容,提倡辩证的节俭,把简朴当作优良传统代代相传,但对公益事业,则主张尽力而为,不要吝惜财产. ?C.宋代家训注重道德教育,倡导通过对家庭成员言行举止的规范,将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正、妇顺等儒家思想贯彻集中. ?D.宋代家训对子孙的训导首先建立在教育的基础上,当好言相劝不能奏效时,家长便采取庭训、笞、杖、役、经济惩罚、不承认身份等惩罚方式. 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家训发展史上,宋代家训是个重要阶段,其标志之一就是家训的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了前代. ?B.宋代选官以科举为主,一些家族为使其成员能科举入仕,积极纂述家训,这是宋代家训繁荣的重要原因. ?C.为提高子孙素质,宋代家训既对子孙加强道德教育,又重视参加科举考试以入仕的教育及其他知识的教育. ?D.家训是为家庭的兴旺长久,而社会的长治久安又离不开家庭的修整、稳定、繁荣.因此,家训并不违反朝廷的法律. 8.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重视家庭治生,这是宋人维持大家族的正常运作及参加科举考试经济基础得到保证的重要原因. ?B.在宋人家训的诸多教育原则中,教育贵早、宽严相济这两点对今天仍然具有借鉴的意义. ?C.因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宋代家训在强调修身、治家之后,还提倡治国与平天下的崇高理想. ?D.在礼法社会中,家训与法律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在制订的出发点和目的方面又略有侧重. 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9―12题. 艺祖①仕周世宗,功业初未大显.是时,江南李Z据一方,国力全盛.闻世宗亲至淮上,而滁州其控扼,且援寿州,命大将皇甫晖、监军姚凤提兵十万扼其地.太祖以周军数千与晖遇于清流关隘路,周师大败.晖整全师入憩滁州城下,令翼日再出. 太祖兵再聚于关下,且虞晖兵再至,问诸村人,云有镇州赵学究②在村中教学,多智计,村民有争讼者,多诣以决曲直.太祖微服往访之.学究者固知为赵点检也,迎见加礼.太祖再三叩之,曰: 彼方胜,我已败,畏其兵出,所以问计于君也. 学究曰: 然且使彼来日整军,再乘胜而出,我师绝归路,不复有噍类③矣. 太祖曰: 当复奈何? 学究曰: 我有奇计,所谓'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