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2019-07-07

为学生以后的分专业学习打好文学基础,提升对中国文学的亲和力和认同感;

③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中国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人文素养. (2)课程目标对培养要求的支撑: 培养要求 课程支撑点 课程教学目标 理论知识:具有较高的文学理论修养,熟悉中外文学发展史,并理解有关经典作品的艺术内涵. 文学作品的阅读 教学目标① 表达能力:拥有准确表达思想的语言应用能力,包括较强的文字写作能力和口语交流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② 综合素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创新意识、社会责任感. 文学作品的鉴赏 教学目标③ 4.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教学与讨论相结合.适当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 5.课程资源: (1)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 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程俊英、蒋见元著《诗经注析》,中华书局1991年. 宋・洪兴祖《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83年. 东晋・陶渊明著,逯钦立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年. 唐・白居易注,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宋・苏轼著,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 明・洪F辑,程毅中校注《清平山堂话本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第3版. 清・蒲松龄著、张友鹤辑校《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钱谷融编《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朱栋霖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1917-2015),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 鲁迅著《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 莫言著《红高粱家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 曹禺著《原野・北京人》,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徐志摩著《徐志摩诗全集》,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 顾城著《顾城诗全集》,江苏文艺出版社2014年第2版. 余华著《活着》,作家出版社2012年第3版.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郑克鲁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蒋承勇主编《世界文学史纲》,复旦大学出版社2014年. 项晓敏主编《外国文学作品导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沈松勤《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1-3册,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2)课程网站:无6.学生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考试 (2)评价标准: 考核等级 评价标准 优秀(90-100) 熟练掌握和通透理解课程内容,具有独立的问题意识,善于思考并解决问题;

能够熟练背诵要求篇目. 良好(80-89) 较好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善于思考,勤于探索;

能够熟练背诵要求篇目. 中等(70-79) 能够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有问题意识,善于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一般;

较熟练背诵要求篇目. 及格(60-69) 基本能够掌握和理解课程内容和熟练背诵要求篇目. 不及格(低于60) 学习积极性不高,不能理解课程内容,没有问题意识,不能背诵要求篇目. (3)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其中书面作业占20%),期末书面考核成绩占总分的60%. (4)过程考核:提交3篇文学鉴赏作业(具体要求由各时段任课老师决定),各占平时成绩的20%.课堂表现占40%,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课堂参与度和到课情况等打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