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9-07-06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查漏补缺题 化学2014.

5 【说明】 1. 本套题目未做知识内容的全覆盖,主要是在本学年5套(期中、期末、适应性训练、一模、二模)试题基础上的查缺补漏. 2.请老师们在后期复习中根据学生情况选择性使用.学校若选用本套题目组织三模考卷,请务必控制好知识内容分布、难度(与2013年高考化学难度市-0.

71、区-0.75相近)和题量(7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填空总数为28-31空为宜,本套题目中非选择题可节选使用).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64 1.下列有关环境和能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 B.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不仅会造成酸雨还可能导致光化学烟雾 C.利用太阳能等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环境 D.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可防止其中的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高吸水性树脂属于功能高分子材料 B.SiC、Al2O3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温结构陶瓷 C.光导纤维、合成纤维和人造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D.合金拓展了金属材料的使用范围,合金中也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 3.下列对三种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阿司匹林 麻黄碱 青霉素氨基酸 A. 三种有机物都能发生酯化反应 B. 阿司匹林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性有机物 C. 麻黄碱的分子式是C10H15NO,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3种D. 青霉素氨基酸不能与盐酸反应,但能与NaOH溶液反应 4.下列反应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 B. 将NH3通入AgNO3溶液中 C. 将Cl2通入AgNO3溶液中 D. 将NO2通入Ca(OH)2溶液中 5.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的是 A.生活中可用铝制的水壶烧水 B.镀锌铁制品破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 C.工业上常用热还原法冶炼铁,用电解法冶炼钠 D.电解法精炼铜时,粗铜中的Ag、Au杂质沉积在电解槽的底部 6.T℃时,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发生反应: CO2(g) + 3H2(g) CH3OH(g) + H2O(g) ?H = - 49.0 kJ・mol-1 测得H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0~10min内v(H2) = 0.3 mol・L-1・min-1 B. T℃时,平衡常数K=1/27,CO2与H2的转化率相等 C. T℃时,当有32 g CH3OH生成时,放出49.0 kJ的热量 D. 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再充入CO2气体,都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 7.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

Z与X处于同一主族,W的原子序数是Y的2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W>

Z>

Y>

X B.化合物Z2Y2与X2Y反应时,Z2Y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 D.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对水的电离平衡一定是促进的 8. 水煤气(CO、H2)-空气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其中a、b均 为惰性电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通入的是空气,乙处通入的是水煤气 B. a电极发生还原反应,b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 用该电池电镀铜,若待镀金属增重6.4 g,至少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水煤 气2.24 L D. a电极的反应式包括:CO + 4OH- + 2e- === CO32- + 2H2O 9.室温下,有pH均为9体积均为10 mL的NaOH溶液和CH3COONa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种溶液中的c(Na+)相等 B. 两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10-9/10-5 C. 分别加水稀释到100mL时,两种溶液的pH依然相等 D. 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恰好反应时消耗的盐酸体积相等 10.下列溶液中,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B. 在强酸溶液中:Na+、ClO-、Cl-、Ba2+ C. 在含有大量Fe3+的溶液中:NH4+、Cl-、Na+、SCN- D. 由水电离的c(H+) = 10-13 mol・L-1的溶液中:Na+、Cl-、K+、SO42-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1表示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 B.图1表示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和醋酸加水稀释时溶液导电能力的变化 C.图2中,t ℃时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m% D.图2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可以通过添加溶质的方法使溶液组成从a点变为b点12.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 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再用酒精萃取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32-: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C.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是否有还原性:向水解后的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 D. 除去粗盐溶液中的Ca2+、SO42-:依次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后再加 适量盐酸 1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2中混有的CO:用澄清石灰水洗气 B.除去BaCO3固体中混有的BaSO4:加过量盐酸后,过滤、洗涤 C.除去FeCl2溶液中混有的FeCl3: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加适量稀硝酸后,过滤、洗涤 14.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内容 实验目的 A 将SO2通入酸性KMnO4 溶液中,紫色褪去 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B 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红色褪去 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C 向FeCl3和CuCl2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证明氧化性:Cu2+>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