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达达恰西瓜 2019-07-06

b. 钠在空气中氧化成Na2O失去金属光泽,而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c. 硫化氢气体不完全燃烧时,在火焰上罩上蒸发皿,蒸发皿底部有黄色的粉末;

硫化氢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反应方程式为2H2S+O2==2S+2H2O(不完全燃烧) 2H2S+3O2==2SO2+2H2O(完全燃烧) V. 高中课本中简单提到了O3,O3是一种极强的氧化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通常会生成O2,如O3+2KI+H2O==2KOH+I2+O2,这一反应似乎不符合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以高中阶段的知识无法深究,记下来即可.实际上,从分子的结构角度来说,O3分子中一个氧原子是-2价,两个氧原子是+1价,这个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并不矛盾. (2)还原性单质的反应 主要为金属或H

2、C、Si非金属单质参与的反应,这些物质一般只有还原性,注意下面几个问题即可. I. 高中阶段出现的金属单质能发生的反应一般只有与非金属单质的化合反应,与H2O、酸、氧化物、盐类的置换或类似置换的反应和与强氧化性物质(浓硫酸、硝酸等)的氧化还原反应三种.下面对一些重要的反应作一个简要的归纳: ①金属与水的反应: a. 2Na+2H2O ===2NaOH+H2↑现象:浮、游、球、响、红――金属钠浮在水面上,溶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b. Mg+2H2O==Mg(OH)2+H2↑现象:在热水中反应,生成白色固体并放出无色气体,滴酚酞试液变红,过一段时间后又变回无色(氢氧化镁分解或加热时酚酞被氧化) c. 2Al+2NaOH+2H2O ==2NaAlO2+3H2↑现象:铝片与纯水很难反应,但与氢氧化钠溶液在常温下即反应,放出无色气体.注意这一反应的本质仍是铝与水的反应,可以看成2Al+6H2O==2Al(OH)3+3H2和Al(OH)3+NaOH==NaAlO2+H2O两个反应的加合,反应中被还原的物质是H2O而不是NaOH. d. 3Fe+4H2O(g) ==Fe3O4+4H2↑注意反应的条件必须是水蒸气,反应在高温条件下进行. ②金属与非氧化性酸、盐类的反应: 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生成H2,注意金属的活动型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即可. 金属与盐类的置换反应一般发生在K、Ca、Na之后的金属之间,注意描述现象时的用语,如 将一洁净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附着,溶液颜色逐渐变浅 ,从金属和溶液两方面回答.应注意最好不要说 铁钉逐渐溶解 ,因为在实际的操作中 溶解 是看不到的. K、Ca、Na与活动型较低的盐类的反应时,金属先与水反应,如2Na+2H2O ===2NaOH+H2↑,然后生成的OH-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结合生成沉淀3NaOH+FeCl3===3NaCl+Fe(OH)3↓,写成总式即6Na+2FeCl3+6H2O==6NaCl+2Fe(OH)3↓+3H2↑,实验现象为 金属逐渐溶解,生成红褐色沉淀,放出无色气体,溶液的颜色变浅 . ③金属与氧化物的反应 金属与氧化物发生的置换反应同样应遵循金属活动型的规则.这类反应中,有些是工业上制取某些金属单质的方法.这类反应通常都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如 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 8Al+2Fe3O4==9Fe+4Al2O3? 实验现象:剧烈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同时纸漏斗被烧穿,有熔溶物(铁珠)落入沙中 工业上制钒、铬、锰单质均用铝热法 4Al+3MnO2==2Al2O3+3Mn 镁与氧化铝固体在高温下反应? 3Mg+Al2O3==3MgO+2Al? II. H

2、C、Si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C+2CuO==2Cu+CO2↑? H2+CuO==Cu+H2O 实验现象:均生成红色固体,前者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后者的试管壁上出现水珠. C+H2O==CO+H2(可逆反应) ?Si+2NaOH+H2O === Na2SiO3+2H2↑(反应的实质是:Si作还原剂,H2O作氧化剂) ?工业上制取粗硅:2C+SiO2==Si+2CO↑ 副反应3C+SiO2==SiC+2CO↑注意只生成CO 粗硅提纯:Si+2Cl2 ==SiCl4? SiCl4+2H2==4HCl+Si (3)氧化性化合物的反应 高中阶段所学的形成化合物的氧化剂主要是浓H2SO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