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qwzrs 2019-07-05

在建筑的选址、朝向、布局、形态等方面,充分考虑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

建筑风格与规模和周围环境保持协调,保持历史文化与景观的连续性;

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有害气体和废弃物的排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2.3 创建适用与健康的环境 绿色建筑应优先考虑使用者的适度需求,努力创造优美和谐的环境;

保障使用的安全,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室内环境质量;

满足人们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同时为人们提高工作效率创造条件. 3.2.4 加强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减轻环境负荷 通过优良的设计和管理,优化生产工艺,采用适用技术、材料和产品;

合理利用和优化资源配置,改变消费方式,减少对资源的占有和消耗;

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利用本地材料与资源;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促进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

增强耐久性能及适应性,延长建筑物的整体使用寿命. 尽可能使用可再生的、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4.绿色建筑指标体系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是按定义,对绿色建筑性能的一种完整的表述,它可用于评估实体建筑物与按定义表述的绿色建筑相比在性能上的差异.绿色建筑指标体系由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室内环境质量和运营管理六类指标组成.这六类指标涵盖了绿色建筑的基本要素,包含了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内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及回收各阶段的评定指标的子系统. 图1为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框图,表1为绿色建筑的分项指标与重点应用阶段汇总. 建筑场地 节地 降低环境负荷 绿化 交通设施 降低建筑耗能 提高用能效率 使用可再生能源 项目 分项指标 重点应用阶段 节地与室外环境 建筑场地 规划、施工 节地 规划、设计 降低环境负荷 全寿命周期 绿化 全寿命周期 交通设施 规划、设计、运营管理 节能与能源利用 降低建筑能耗 全寿命周期 提高用能效率 设计、施工、运营管理 使用可再生能源 规划、设计、运营管理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水规划 规划 提高用水效率 设计、运营管理 雨污水综合利用 规划、设计、运营管理 节材与材料资源 节材 设计、施工、运营管理 使用绿色建材 设计、施工、运营管理 室内环境质量 光环境 规划、设计 热环境 设计、运营管理 声环境 设计、运营管理 室内空气品质 设计、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 智能化系统 规划、设计、运营管理 资源管理 运营管理 改造利用 设计、运营管理 环境管理体系 运营管理 节水规划 提高用水效率 雨污水综合利用 节材 使用绿色建材 光环境 热环境 声环境 室内空气品质 智能化系统 资源管理 改造利用 环境管理体系 图1 绿色建筑指标体系框图 表1 绿色建筑分项指标与重点应用阶段汇总表 5.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技术要点 5.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1.1 建筑场地 优先选用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

场地环境应安全可靠,远离污染源,并对自然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场地上的自然生态条件,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避免建筑行为造成水土流失或其他灾害. 5.1.2 节地 建筑用地适度密集,适当提高公共建筑的建筑密度,住宅建筑立足创造宜居环境确定建筑密度和容积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