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2019-07-04
《双层玻璃口杯》行业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根据工信厅科函[2014]628号文《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年第三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双层玻璃口杯》轻工行业标准在此次制定计划中,其项目编号为2014-1799T-AH,主要起草单位:安徽省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计划完成时间为2017年,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以下简称我中心)是标准的技术归口单位,负责标准的组织起草编制工作.

2、主要工作过程 2014年10月,项目下达后我中心在全国口杯行业内发起标准制定工作邀请函,征集标准起草小组成员,组成标准工作组.同时我中心与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还收集了国内相关标准及多家企业的技术资料,在参考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共同起草了标准基本框架. 2015年1月,《双层玻璃口杯》轻工行业标准首次制定会议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由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主办,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和安徽省富光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共有19家单位33位代表参会.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在由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与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搭建的标准框架基础上对标准文本进行了逐条讨论,对标准草案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确定了 耐热冲击温度 、 容量 及 外表面温度(不同环境温度下) 等验证试验项目.会上要求各参会企业将验证样品寄至我中心,我中心组织相关检测人员进行标准验证工作.根据会议意见和验证试验结果对标准草案进行了整理修改,为二次会议召开打下了基础. 2015年11月,《双层玻璃口杯》行业标准第二次制定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全国日用杂品标准化中心主办,共有17家单位24名代表参会,会议上我中心将第一次会后的验证情况向起草小组成员进行了介绍,代表们根据验证结果对标准文本进行了认真充分的讨论,一致同意在外观要求中增加 气线 指标,确定了 耐热冲击温度 、 容量 及 外表面温度 等指标,删除了 98℃耐热水性能 、 内应力(双折射光程差) 、 在20℃~300℃范围内玻璃线热膨胀系数 要求,明确了标准中卫生指标是针对 与食品接触部位 材质所做的要求,同时对标准文本进行了其他编辑性修改,为下阶段征求意见做好准备.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编制原则 1)原则性:严格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标准编写. 2)适应性:根据双层玻璃口杯市场的需求,制定的标准充分反映了当前国内各生产企业的技术水平并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同时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使用要求,便于生产,宜于应用. 3)先进性:目前没有相关国外标准,国内也没有针对双层玻璃口杯产品特点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的标准弥补了这一空白. 4)协调性:制定的双层玻璃口杯标准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协调一致.

2、标准主要内容的说明 1)范围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玻璃杯所用的材料主要有钠钙硅玻璃和高硼硅玻璃两大类,由于高硼硅玻璃具有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优良特点,因此,双层玻璃口杯的杯身是用高硼硅玻璃制成,其杯盖和密封圈主要是由金属、塑料和橡胶制成.根据其所用的材料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即适用于以高硼硅玻璃为主要材料生产的双层玻璃口杯. 2)产品分类 按双层玻璃口杯是否有盖,杯体上是否有手柄,即按杯体结构不同划分是可以广泛涵盖双层玻璃口杯产品的一种分类方式,因此,按杯体结构分为有盖型和无盖型、有手柄和无手柄双层玻璃口杯.另外按杯盖是否具有密封性能可分为密封双层玻璃口杯和不密封双层玻璃口杯,这也是双层玻璃口杯产品的一种分类方式. 3)要求 A、外观 外观要求主要从双层玻璃口杯产品外表面、玻璃材质本身、产品内表面、杯盖以及产品印刷图案等方面进行规定.标准要求 产品外表面应光滑、色泽均匀,无毛刺、裂纹或缺口. 、 产品中的气泡、气线、裂纹及杂粒应符合表1规定 及 产品内表面应平滑均匀,不应有裂纹、划痕、拉伤、坑点和变形. 这些要求不仅是为了保证产品的完整性、美观性,也是为了防止产品有气泡(线)、裂纹、划痕及毛刺等缺陷,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避免给消费者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对杯盖的外观要求是为了保证产品美观.标准规定产品上 印刷字迹清晰,图案字体完整. 是为了便于消费者识别.双层玻璃口杯在生产过程中若操作不当,内外层间密封不严,可能会造成产品两层间有水气的现象,这样玻璃杯看着就不那么透亮,影响产品的美观性,因此标准中规定 杯体内外层顺直,间距一致,内外层间不得有明显水气. B、异味 产品有异味,会给消费者使用造成不良影响,也可能给杯中盛放的内容物造成污染,因此标准中规定 产品不应有明显异味,经试验后应无异味. C、理化指标 玻璃的耐热冲击温度值越小,表明玻璃可以承受的温差就越小,相对来说使用就越不安全,玻璃容易破裂.冬天在我国寒冷地区,环境温度会达到-20℃,消费者使用双层玻璃口杯盛装100℃热水,此时玻璃杯的要承受的耐热冲击温度差就是120℃,若玻璃杯的此项指标不合格,就可能造成玻璃杯破裂,热水烫伤消费者的现象.因此标准规定 耐热冲击温度差应不小于150℃ . 标准规定内表面耐水性能,主要是保证双层玻璃口杯产品的化学稳定性.通过测定玻璃耐水侵蚀的性能强弱,可以反映出双层玻璃口杯所用玻璃材料耐化学性能的稳定程度,防止玻璃口杯化学性质不稳定,给盛装的水带来污染,标准规定 内表面耐水性能应不低于HCⅡ级 . 双层玻璃口杯的理化指标要求包括耐热冲击温度差和内表面耐水性能两项.目前现行的《双层口杯》行业标准中没有这两方面的要求,QB/T 4162-2011《玻璃杯》标准是适用于钠钙硅玻璃材料的口杯,其中规定玻璃杯在承受不小于50℃温差时应不破裂,所用玻璃材料的颗粒耐水性应满足GB/T 6582中的HGB3级.《双层玻璃口杯》标准是适用于高硼硅玻璃材料的,所以标准按照高硼硅玻璃材料的特性对这两方面做了规定. D、卫生指标 双层玻璃口杯是人们日常饮水所用的容器,与食品(水)接触部位如内层杯体或杯盖内层所用的原材料卫生性能若不符合有关国家安全性标准要求,就会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标准不仅对杯体所用玻璃材料中有害元素(铅、镉、砷及锑)的溶出量做了规定,也对杯口装饰层中铅、镉元素的溶出量也做了要求.双层玻璃口杯杯盖所用的原材料多种多样,目前市场上有聚碳酸酯、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制品及不锈钢材料等,不同材料的卫生指标要求也不同,为了方便检测部门选择使用正确的检测标准,标准要求杯体和杯盖中与食品接触部位的主要材质应明示,同时其卫生指标应符合国家相应的强制性标准要求.这些规定是国家对用于生产食品包装材料的强制性要求,使用合格的食品包装材料生产的产品才可以保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E、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容量、稳定性、外表面温度、密封性能、橡胶件耐热水、盖与杯的配合及手柄或提带(提环)七项内容. 容量、稳定性及盖与杯的配合是双层玻璃口杯基础性能指标.标准中要求 容量应明示,其允许偏差为±7% .容量应明示有利于消费者选择合适的产品.规定产品偏差,可防止产品与明示值偏差过大,对消费者使用造成不便.玻璃是易碎材质,为了防止使用中产品破损,给消费者带来伤害,标准对产品稳定性做了规定,即 空的和装满水的产品分别放置在一块与水平面成 10°倾角的平板上测试时,产品不应倾倒. 对于有盖的双层玻璃口杯,其杯盖与杯体应匹配,因此标准规定盖与杯的配合 应开合自如、顺畅;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