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2019-07-04

只有有效地推进旅游项目建设,才能为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三)创新、融合两翼齐飞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创新是旅游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融合为旅游业的发展拓展了无限空间.体制、机制、产品创新为全省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旅游+ 的有力推进使我省旅游产品无论在规模、质量、效益上都有了极大的发展进步.五年的实践充分证明:只有坚持创新,旅游业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有不断融合发展,旅游业才能走上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存在问题 十二五 期间,旅游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

(一)旅游投资与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地位的认识不足,导致旅游投资热情不高,旅游资源利用效能较低,旅游产业链条还需进一步拓展,旅游商品特色不足,受旅游者欢迎的旅游新业态产品相对较少,人均消费低,旅游综合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旅游供给侧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旅游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旅游产品同质化,与市场需求存在错位,不能完全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旅游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交通航线总体偏少,休闲、度假、体验类旅游产品供给不足,存在结构性失衡问题.

(三)旅游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整治 旅游市场尚未达到良好有序,零负团费、欺客宰客、强迫消费等问题和其它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

(四)旅游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需要不断完善,宏观调控促进、微观改善提高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旅行社、酒店、景区的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智慧化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发展.

(五)区域发展格局与发展空间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全省旅游空间结构看,陕北、关中、陕南地区旅游景区开发程度参差不齐.关中地区旅游景区开发程度较高,而陕北、陕南地区的旅游景区开发力度差异化明显,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不平衡,制约了我省整体旅游业发展格局.

第二章 十三五 旅游业发展环境

一、发展背景

(一)国际旅游业增速及变化态势明显 全球经济整体上并未走出金融危机,但国际经济向好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旅游业发展重心继续东移,以中国为代表的亚太地区成为国际第二大旅游目的地.虽受到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但全球旅游业仍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今后若干年中,世界旅游业将以4%―5%的速度增长.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广泛应用,正在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旅游者的出游行为和消费习惯、企业的分工协作和产品供给、旅游组织形式和链条构建,以及旅游市场的商业模式和竞争格局,这种全方位、深层次的变革,将会有力地提高旅游业的现代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水平.

(二)国内经济 新常态 及旅游利好政策显现 我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已从高速增长进入到 新常态 发展阶段,经济增速将在7%左右.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业将成为带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力,旅游投资和消费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扩大内需新的增长点.国家不断推出旅游利好政策.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提出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战略构想.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旅游法》、《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旅游质量发展纲要(2013―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为旅游业带来重大发展机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