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9-07-03

第三章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3.1 模型机的结构及工作过程 3.1.1 模型机的结构简介 3.1.2 模型机的工作过程 3.2 单片机的结构 3.2.1 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3.2.2 单片机的引脚及功能 3.3 单片机I/O口的使用 3.4 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典型构成 3.5 习题

第四章 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 编程语言 4.1.1 助记符语言 4.1.2 操作码 4.1.3 操作数 4.2 指令格式及其分类 4.2.1 汇编语言的一般格式 4.2.2 指令代码的存储格式 4.2.3 指令中的符号约定 4.3 寻址方式 4.4 数据传送类指令 4.4.1 数据传送指令 4.4.2 数据交换指令 4.4.3 栈操作指令 4.5 逻辑操作类指令 4.5.1 对累加器A进行的逻辑操作 4.5.2 双操作数逻辑操作指令 4.6 算术运算类指令 4.6.1 加减运算指令 4.6.2 乘除运算指令 4.6.3 增量、减量指令 4.6.4 二D十进制调整指令 4.7 位操作指令 4.7.1 位数据传送指令 4.7.2 位状态控制指令 4.7.3 位逻辑操作指令 4.7.4 位条件转移指令 4.8 控制转移类指令 4.9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9.1 伪指令 4.9.2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基本框架 4.9.3 典型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举例 4.10 汇编语言程序调试 4.10.1 Keil uVision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4.10.2 Keil uVision集成开发环境中调试单片机汇编语言程序的方法 4.11 利用ISP工具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中验证程序 4.11.1 ISP下载程序的运行过程 4.11.2 使用ISP工具下载程序的步骤 4.12 习题

第五章 单片机的C语言程序设计及仿真调试 5.1 单片机C语言程序中的常用功能 5.1.1 逻辑运算和位运算 5.1.2 预处理 5.2 Keil C和ANSI C 5.2.1 Keil C51扩展关键字 5.2.2 扩展I/O口的使用 5.2.3 Keil C51函数 5.2.4 STC15F2K60S2单片机C51程序框架 5.3 STC15F2K60S2单片机C语言程序调试 5.4 习题

第六章 中断 6.1 中断的概念 6.2 单片机的中断系统及其管理 6.2.1 中断源及其优先级管理 6.2.2 单片机中断处理过程 6.2.3 中断请求的撤除 6.2.4 中断程序编程举例 6.2.5 中断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6.3 习题

第七章 定时/计数器与可编程计数器阵列 7.1 定时/计数器及其应用 7.1.1 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7.1.2 定时/计数器的相关寄存器 7.1.3 定时/计数器的工作方式 7.1.4 定时/计数器量程的扩展 7.1.5 定时/计数器编程举例 7.2 可编程时钟输出模块及其应用 7.2.1 可编程时钟输出的相关寄存器 7.2.2 可编程时钟输出的编程实例 7.3 可编程计数器阵列模块及其应用 7.3.1 PCA模块的结构 7.3.2 PCA模块的特殊功能寄存器 7.3.3 PCA模块的工作模式 7.3.4 PCA模块的应用 7.4 习题

第八章 数据通信 8.1 通信的有关概念 8.1.1 串行通信的相关概念 8.1.2 并行通信中的相关概念 8.2 串行接口 8.2.1 单片机的串行接口 8.2.2 RS232串行通信接口 8.2.3 RS485通信接口 8.2.4 SPI通信接口 8.2.5 I2C通信接口 8.3 并行接口的扩展方法 8.3.1 8255A接口及其应用 8.3.2 74HC595接口及其应用 8.4 习题

第九章 模数转换器与数模转换器 9.1 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9.1.1 模数转换器的工作原理 9.1.2 模数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9.2 模数转换器的应用 9.2.1 12位并行A/D转换器ADS7852及其应用 9.2.2 STC15F2K60S2集成的A/D模块的结构及其使用 9.3 数模转换器及其应用 9.3.1 数模转换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9.3.2 12位D/A转换器TLV5616及其接口技术 9.4 习题

第十章 人机交互接口 10.1 键盘接口技术 10.1.1 简易键盘接口的实现 10.1.2 矩阵键盘接口的实现 10.2 显示技术 10.2.1 数码LED显示技术 10.2.2 液晶显示技术 10.3 数码管显示驱动和键盘扫描控制专用芯片 10.4 习题 第十一章 复位、时钟和省电方式控制 11.1 复位 11.2 单片机的时钟 11.2.1 时钟源选择 11.2.2 内部时钟分频和分频寄存器 11.3 单片机的电源检测与控制 11.3.1 单片机的低电压检测 11.3.2 省电方式 11.4 习题 第十二章 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举例 12.1 系统要求 12.2 需求分析 12.3 系统硬件设计 12.4 系统软件设计 12.5 习题 附录 参考文献 编写背景: 国内高校的《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普遍采用以8086CPU为背景,以汇编语言为编程语言的教学模式.工程实际应用中,除系统机之外,极少有人采用8086构成应用系统,都是采用性能越来越好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机)构成.这与实际系统的开发研制严重脱节.如果还按照传统的课程设置,以8086为CPU讲解微型计算机原理,势必使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学习要多走一段弯路.本书的目的是以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机)的原理入手,学习针对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单片机应用系统的硬件设计以及汇编语言和C语言程序设计,力图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当然,正如参加研讨会的老师们当时所指出的一样,现在多数高校研究生招生中,微机原理的考试内容是8086,如果讲授单片机,则存在考研和教学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需要从考研内容和教学内容两个方面进行改革,需要有一个过程,就像当初微机原理课程的内容从Z80到8086一样,是逐渐被接受的,目前,已经有不少的学校进行了这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果仅仅考虑到考研,而忽略实际工程应用,则很容易偏离"工程应用型"教育的根本宗旨. 由于提起《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教材,很多人就会认为是讲8086的.为了加以区别,教材的名称定为《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试用教材读者推荐 STC15F2K60S2单片机是宏晶科技有限公司的典型单片机产品,采用了增强型8051内核,片内集成:60KB Flash程序存储器、1KB数据Flash(EEPROM)、2048B RAM、3个16位可自动重装载的定时/计数器(T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