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NaluLee 2019-07-01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模范执行中央关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的规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和奢靡之风,把资金真正用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急需的地方;

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参加了审议.(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记者孙承斌、孙彬))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受住了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考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奋力拼搏,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

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

财政收入6.13万亿元,增长19.5%;

粮食连续五年增产,总产量10570亿斤,创历史最高水平.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财税、金融、价格、行政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进出口贸易总额2.56万亿美元,增长17.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924亿美元.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实际增长8.4%和8%. ――全面夺取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 这些成就,标志着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一年来,我们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一)及时果断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全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我们正确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力度和节奏,采取一系列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努力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年中,在国际能源和粮食价格处于高位、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针对沿海地区出现出口和经济增速下滑苗头,及时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并采取了一些有针对性的财税金融措施. 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对我国的不利影响明显加重,我们又果断地把宏观调控的着力点转到防止经济增速过快下滑上来,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暂免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降低住房交易税费,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按照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的要求,迅速推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争分夺秒地加以落实;

接连出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促进轻纺工业健康发展、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和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稳定就业等政策措施,加快制定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这些措施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信心、稳定预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毫不放松地加强 三农 工作.全年中央财政用于 三农 的投入5955亿元,比上年增加1637亿元,增长37.9%,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达1030亿元,比上年增长一倍.三次较大幅度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价幅度超过20%.实施主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扶持生猪、油料、奶业发展.这些政策措施在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定不移地推进自主创新和经济结构调整.实施16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信息、生物、环保等领域新建一批国家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成功研发支线飞机、新能源汽车、高速铁路等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中央财政科技投入1163亿元,增长16.4%.电信、航空等行业重组迈出重要步伐. 继续淘汰落后产能,全年关停小火电1669万千瓦,关闭小煤矿1054处.加大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力度,在能源、交通、水利等方面建成和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增强. 坚持不懈地推动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央财政安排423亿元资金,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和环保设施等项目建设.全国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1149万吨,新增燃煤脱硫机组容量9712万千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4.59%,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4.42%和5.95%. 近三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0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6.61%和8.95%.巩固退耕还林还草成果,推进天然林、青海三江源等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实施重点流域、区域水污染防治规划.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