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2019-06-30

呼呼 大风吹拂声;

哒哒 机枪声;

布谷 鸟叫声如谷谷的鸟名;

坎坎 伐檀伐木声. 2.复合词:复合词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素结合而成,在复合词词义中都会多多少少地保留有词素义,因而分解起复合词来,就显得有理可据.如 男孩 是指男性的小孩, 外宾 是指国外来的宾客, 根本 由树木的根部引指为重要的事物, 毛笔 指笔端由毛制成的写字用的笔, aftereffect 指副作用, breakwater 指防波堤, pigteil 本指猪的尾巴,引指梳小辫子的小姑娘.而在下面两类中,音义的可释性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类是缩略词:如 妇联 妇女联合会, 人大 人民代表大会, 高考 高等学校入学考试, 四化 指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国防、现代化的科学技术. USA Unite State of Americe, UN United Nations . 另一类是类推词:即在现有词的基础上作相同或相反方向的推导产生出来的词.如人格国格,哥儿们姐儿们,黄花闺女黄花闺男,突如其来突如其去,师兄、学兄、同窗兄同情兄(《围城》中指同时追求一个情人的两个男性). 词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和可释性具有两个理论层面上的意义.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指的是音义的原始结合,在汉语中主要表现在单音词和多音单纯词身上.音义结合的可释性除了象声词外,则主要表现在词素的再次组合及再生词身上.但作为对一个独立的词进行一次性的剖析时,这两种呈对立状态的音义结合属性都值得人们高度重视的.以往人们对词的音义任意性谈得比较多,仅管它涉及的问题比较本原,但在实际的词语蔓延和繁衍中,词的音义可释性却表现得更为充分.人们无论是在对一个词作有意味的解剖,以寻找它们内部的意义联系,还是对现有词进行发挥引申时,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在词的音义结合点上去寻找词义的种种内在联系.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并大量、顽强地表现出来的这种音义可释性,尤应得到足够的研究.`@I` 二.音义结合的完整性和变通性 词的音义结合完整性是把一个词与词素、词组区分开来的重要标准.如果音义结合得不完整时,就会导致或是不能独立存在,仅仅是作为词素出现,或是内容太多,可拆可拼,成为词组.当音义结合得完整时,这个词的语音所包含的声韵调是作为一个语音单位的整体与一个单独的意义结合,假如声韵调的某一部分有了变动,表达了不同的意义,那么它将被视为另外一个词的语音外壳.比如tian这个音的声母与韵母都不变,念阴平时,是 天 这个词;

念阳平时,是 甜 、 田 、 填 等词;

念上声时,是 舔 、 腆 等词.为什么汉语的声调要作为汉语语音系统的调位看待,就是因为它有别义的作用.又如英语中的content ,元音辅音不变,只是发重音的位置有了变化,当重音在词首时,表示的是动词 满意 义,当重音在词中时,表示的是名词 内容 义.这都说明这些词的语音形式在表达不同的意义时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出现的. 在结构和意义上,一个词也会呈现不可分解的特点.如 黑板 指的是 教室里挂在墙上的用以写字的教具 ,这是一个完整的概念.如果当作 黑色的木板 ,黑色与木板之间出现相加的关系,并可以添加上别的成分,理解为黑色的大木板、小木板、厚木板什么的,那么它们的意义与结构都不是一个整体,它也就失去了充当词的资格.又如 火车 指的是 靠车轮在钢轨上高速行走的交通工具 ,而不是 点火行走的车 , a greenhorn 是指 没经验的人 ,而不是 绿色的角 , a greenroom 指 演员休息室 ,而不是指 绿色的房间 ,前者都表现出完整独立的结构和意义,后者则表现出一种简单的拼合关系. 在实际语言的运用中,往往有人有意破坏词的音义结合完整性,以求达到某种特殊的目的.如在 文革 中实行高等教育改革时,曾有一个说法很流行: 大学就是大家都来学的学校 .这就是把 大学 这个词当作词组来理解了,把 大 曲解为 大家 .其目的是取消高等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又如 孝子 本指尊敬、孝顺父母长辈的儿女,现在则常常可以听到父母们说是他们在 孝子 .这反映出在独生子女的社会里,父母们对儿女的溺爱.这种情绪正是巧妙地通过把词的音义完整性破坏掉,反用为词组而传神地表达了出来. 与词的音义结合完整性相对应的还有另一重属性,即音义结合的变通性.它指的是一个词在保持自己独立的词的身份时,经常会随着不同的语境变化,在意义或语音形式两方面,作出适度的变动,使得词的内容更加充实饱满,语音形式多种多样,以适应特定言语交际场合的需要. 词义的变通性大量表现为引申义、派生义的产生.如 焦 字上面是 隹 ,表示一只鸟,下面是 火 ,合起来表示 火所伤也 .这个词义在不同的场合下,可以由与它的相似动作、相似颜色、相关事物引申出各种新的意义.表示在火上烧的不再是鸟,而是其它的事物,可以是焦,如 饭烧焦了 .表示人的心情像被火烧燎后的状态,可以是 心焦、焦急 .表示物体内的水份极度缺少,像被火烧烤过似的,可以是 焦干 .表示物体的颜色像 火所伤 的颜色一样,可以是 焦黄 .表示物体的气味与 火所伤 后的气味一样,可以是 焦味 .词义的变通性还会非常普遍地在词的具体义临时义身上体现出来.如 速度 是指 运动的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 ,但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司机们这样说: 这个车太旧了,跑不出速度. 这里的 速度 就不是指一般的速度,不是说汽车跑不动,而是说它跑不快,指的是很高的速度,与 高速度 同义.由于它使用的范围有限,又有必要的语句条件,因而这个意义还主要停留在具体义的状态.又如 你好些了吗,还有没有热度 , 这酒太淡了,喝起来没味道 ,其中的 热度 味道 都不再是它们原本的意思,而是指 超出正常体温的温度 和 酒的醇香味 . 词义的变通性在不同语言的词汇中普遍存在着.英语的fire,是 火 的意思,它会从名词义方面引申出: 炉火 、 火灾 、 发光 、 发烧 、 炮火 、 热情 、 火刑 等义.也可以从动词义方面引申出: 点燃 、 烧制 、 给炉子加燃料 、 开枪 、 激动 等义.日语中的 みゃげ (土产),指 土特产 ,也可以引指 礼品 . めだま [目玉],指 眼球、眼珠 ,也可以引指 受申斥、招白眼 .这两个词的后一个意义都与前一个义有相当清楚的意义联系线. 词的语音形式也会表现出变通性,即在保留一个词的身份不变时,会以其它几个不同的语音形式出现.不过词的语音形式的变通远不如词义变通那么灵活,而且也明显服务于词义的变通. 缝 feng,可以念阳平,也可以念去声,念阳平时表示动词 缝补 义,念去声时表示名词 缝隙 义. 薄 念bo,表示 轻薄,轻浮 义,念bao 时,表示 厚薄 义. 扒 念ba,表示 剥脱 义,念pa时,表示 抓,用耙聚拢 义.英语的conduct ,重音放词首时,表示名词义 行为、指导 ,重音放词中时,表示动词义 指导、进行、处理 ,词的语音形式作出部分变异的目的正是为了加强区别变化了的词义. 在肯定词的音义结合具有完整性的同时,充分认识它们的变通性,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反映出词所具有的表达功能上的极大灵活性和适应语言几乎是无穷尽发展的深远潜力.假如词没有这种灵活的变通力,而是音义一旦结合在一起就牢不分离,任何一方都不再作适时变动,那么不难设想语言将会是什么样子.要就是词汇的数量无限膨大,每出现一个新的观念、事物,都得新造一个词语来表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