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施信荣 2019-05-11
2016年蚌埠市"十大孝星"推荐表 姓名孙曼利 性别 女 民族 汉 年龄

36 职业无政治面貌 群众 文化程度 高中 身份证号340311198009221425 手机

15155220030 工作单位及职务 高新区山南新村 家庭住址山南新村14栋1单元502号 曾获主要荣誉 主要事迹(1500至2000字,请另附纸填写) 推荐单位 意见(盖章) 年月日审核单位 意见(盖章) 年月日评选委员会 意见(盖章) 年月日真爱无言 ――记山南新村社区孝星孙曼利事迹材料 在邻居们的眼里,曼利是"翘大拇指的好媳妇";

在儿子的眼里,曼利是"了不起的好妈妈";

在社区居民的眼里,曼利是"孝心献给长辈"的模范;

在许多人眼里,曼利是"我身边的文明之星" ;

公婆逢人便说:"有好儿子不如有个好媳妇……" .

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淡淡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母亲的责任."知道她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用自己的言行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002年,22岁的孙曼利带着女孩的纯真走进了山南新村新郑郢庄成了杜彪的新娘.10多年来,她凭着坚强的韧劲、开朗的性格默默地为这个家任劳任怨地奉献着.2009年新郑郢庄因拆迁,曼利全家也随之搬进了山南新村小区.2010年11月,和她生活了10多年的公公杜胜荣突患脑梗塞导致半身不遂,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见到饱经沧桑的公公在承受病痛的折磨,曼利从来没有嫌弃过,她总是给老人找最好的医生,买最好的药,每天工作之余坚持给他做可口的饭菜,为公公洗脸、擦洗身子,然后再慢慢地帮助他翻身.由于长期卧病在床,公公脾气变得很不好,曼利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变着花样地哄着老人开心.为了让公公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和丈夫或婆婆都要扶公公在小区里练习走路.俗话说:百善孝为先,这句古语在曼利身上是最好的体现.在她的家里每天都演绎着以孝感人、至纯至真的亲情,她每天为公公喂水喂饭,洗洗涮涮.常言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公公在床上躺了近三年,她为公公理发、捶背,剪指甲,精心伺候从不厌烦.如今,公公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身体已经恢复的能拄着拐杖行走了.公公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媳妇,我家曼利待我们比亲爹妈还亲."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公公,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 曼利婆婆有气管炎,每到冬天就会犯病,为使婆婆不犯病,刚入秋,她就将两床棉被弹成一床松软的床垫给婆婆铺上.冬天上班之前,她总是把饭菜做好放在微波炉里,让婆婆什么时候起来都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婆婆爱干净,她总是把婆婆的衣服床单洗得干干净净.婆婆在医院做白内障手术,她一有空就到医院跑前跑后、干这干那,同室的病人都认为她是老人的女儿,老人也感动的说:"我早就把她当成自己的亲闺女了!"这么多年,老人无论大病小病,总是第一个告诉她.如今,老人身体虽然不好、但心情舒畅,邻居说她有福气,她说:"都是媳妇照顾的好".当婆婆听说社区妇联要推荐好媳妇的消息后,非要把她推荐上去,可她说什么也不答应.她说:"妈,作为小辈,我们孝敬您是应该的,为什么非要让别人知道呢?" 丈夫说:"她的支持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丈夫在一家私营企业给老板开车,她理解丈夫,为了支持丈夫干好工作,她承揽了全部家务.为了做家务,这么多年她中午从不睡午觉,每天晚上都忙到深夜.丈夫为上有多病父母,下有正在上小学的儿子而犹豫不决,想辞掉工作再找一份时间自由的工作时.她就对丈夫说:"没有事的,这个家有我呢!"说完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又许下了一个沉重的诺言.那年,她背负着工作、家庭、老人、孩子的沉重包袱,吃力的在家庭和单位这条直线上奔波忙碌着.为了让丈夫安心工作,婆婆病了,儿子学习下降了,自己颈椎疼的厉害......她都一个人扛着,从来不告诉忙碌的丈夫. 儿子说:"妈妈是我最好的老师". 曼利深深懂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子女.儿子从小到大,她没有过多的唠叨,也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影响儿子.在她的影响下,儿子小小年纪就充满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儿子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