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9-05-06

兴奋传递过程中,位于突触间隙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此过程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B正确;

细胞代谢是指细胞内每时每刻进行着的许多化学反应,可见细胞代谢发生在细胞内,细胞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C错误;

突触间隙中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少量蛋白质,D正确. [答案] C 5.线粒体DNA分子通常是由H链和L链构成的环状双链.该DNA复制时,OH首先被启动,以L链为模板,合成一段RNA作为引物,然后合成H链片段,新H链一边合成,一边取代原来的H链,被取代的H链以环的形式游离出来,由于其像字母D,所以被称为D环复制.当H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以被取代的H链为模板,合成新的L链,待全部复制完成后,新的H链和老的L链、新的L链和老的H链各自组合形成两个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细胞线粒体DNA分子不含游离的磷酸基 B.RNA引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C.若此DNA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4个引物 D.D环复制过程中,H链和L链不同时完成复制 [解析] 由图可知,线粒体为环状双链DNA分子,所以动物细胞线粒体DNA未复制前含0个游离的磷酸基,由于新H链和L链合成是连续的,所以催化合成DNA子链合成的酶是DNA聚合酶.RNA引物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于DNA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DNA片段的引物链上,所以引物的作用是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在核酸合成反应时,作为每个多核苷酸链进行延伸的出发点.由图可知,线粒体DNA分子为环状双链,所以不含游离的磷酸基,A正确;

R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B正确;

DNA连续复制n次,最终形成2n个环状DNA分子,共2n+1条单链,由于DNA复制是半保留复制,需新合成2n+1-2条单链,共需要2n+1-2=23-2=6个引物,C错误;

当H链合成约2/3时,OL启动合成新的L链,所以D环复制过程中,当H链完成复制的时候,L链复制完成了约1/3,D正确. [答案] C 6.澳大利亚某小岛上生活着两种植物,研究认为早在200万年前它们的共同祖先迁移到该岛时,a部分生活在pH较高的石灰岩上,开花较早;

b部分生活在pH较低的火山灰上,开花较晚.由于花期不同,不能相互受粉,经过长期演变,最终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较大 B.从200万年前至今植物a部分没有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花期不同阻碍了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 D.若将这两种植物种植在同一环境中,能杂交产生可育后代 [解析] 最初迁移到该岛时,两个种群的基因库差别不大,A错误;

新物种的形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错误;

花期不同阻碍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最终形成了生殖隔离,形成两个不同的物种,C正确;

不同的物种由于存在生殖隔离,因此不能杂交,即使杂交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D错误.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7.下

图表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刺激经①③途径促进分泌胃酸的调节方式是_ (2)神经递质既可以作用于_又可以作用于_ (3)胃泌素又称为促胃液素,是一种重要的胃肠激素.胃泌素经______运输,一般只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的原因是_ (4)刺激②处引起胃酸分泌_填"属于"、"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人和动物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要求学生熟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尤其是两者之间的联系.(1)①③途径为神经调节,其刺激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通过体液调节使胃黏膜壁细胞分泌胃酸,因此刺激经①③途径促进分泌胃酸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2)神经递质既可以作用于神经细胞(①作用于②),又可以作用于腺体细胞(或腺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腺体)(②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3)胃泌素又称为促胃液素,属于动物激素类,其运输方式为体液(血液)运输.由于(只有)胃黏膜壁细胞有胃泌素受体,因此胃泌素一般只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4)刺激②处引起胃酸分泌不属于反射,因为此过程不具备完整的反射弧. [答案] (1)神经―体液调节 (2)神经细胞 腺体细胞(或腺细胞、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腺体) (3)体液(血液) (只有)胃黏膜壁细胞有胃泌素受体 (4)不属于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