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2019-02-26

2、地形、地貌 漯河市地势平坦,局部低洼,是伏牛山前平原的过渡地带,属微倾斜洪积冲积平 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缓降,自然坡度为0.3‰,是东西地区地形和南北气候的交叉点.全市海拔最高点102.3m(舞阳县保和乡),最低点50.1m(召陵区青年乡),大地貌类型单一,全市为一个平原,微地貌差异明显,可分为缓岗、平原和洼地.市区(源汇区)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平均坡度1‰~3‰,海拔在57~62m之间.

3、地质 漯河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属沙澧河冲积平原地貌,地层的基底岩石埋藏较深,无裸露现象,地质年代为前新生界,其余均为黄淮冲积成因堆集而成的第四纪沉积覆盖层,发育齐全,成因类型复杂,根据市区工程地质条件及土层分布规律,可分为Ⅰ、Ⅱ、Ⅲ三大工程地质区域,Ⅰ类地区主要分布在铁东及澧河西区;

Ⅱ类地区分布在老城区;

Ⅲ类地区主要分布在沙河以北,昆仑路以西,天山路以东地区.市区地震基本裂度为六度.

4、气候特征 漯河市位于暖温带的南部边缘地区,属于温暖过渡性季风气候.《河南省自然综合区划》将其划为 温暖半湿润区 .一年当中,冷暖四季分明.气候特点表现为 冬季寒冷雨雪少,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凉爽日照长,春季干旱多大风 . 全市累年平均气温为14.6℃.7月最热,累年平均为27.4~27.7℃;

1月份最冷,平 均为0.5~0.7℃.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16℃.全市累年平均降水量为749.7~845.2mm,年主导风向为NE,风频9%,次主导风向为N、NNE、S,风频8% 全年静风频率为15%,年平均风速2.4m/s.冬季多为东北风,风力一般3~4级;

夏季多为东南风,风力一般2~3级,较少大风天气出现.

5、水文地质 5.1地下水 漯河市地处黄淮冲积平原,沙河、澧河从市区穿过.地层沉积多为洪积、冲积物河床相、河漫滩较为发育,含水层较多,因而水文地质条件较好. 0~90m水文地质条件,可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0~30m处)为发育较多的澧河的河床相,地质时代为Q 3,岩性以中细砂为主,次为中砂、粉砂,局部为砾石.从南到北有四个较为明显的河床相沉积:①陈岗―唐江河河床;

②三里桥―马夫张―干河陈―后谢;

③丁湾―干河陈―金盆赵;

④五里庙―铸造厂―龙塘;

以上四个河床相各相以后三个对本市影响较大,单井涌水量40~60m3 /h,深度70~90m,在市区南部马夫张―小村铺―后谢一带有较为发育的河床相沉积粉砂等,90~215m深含水层较为发育,岩性以中砂为主,平均厚度40m,由于岩石厚度有轻度胶结,另外又发育有铁锰质结核,所以透水性和储水性能降低,单井涌水量为60m3 /h. 5.2地表水 漯河市位于沙颍河中游,沙、澧、颍河横贯全境,过(入)境河道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6.9亿m3 /a(另有白龟山水库十支渠来水0.11亿m3/a).经计算全年自产地表水径流量多年平均为3.75亿m3 /a,全市水资源总量为7.22亿m3 ,人均358.8 m3,低于全省人均368 m3水平. 漯河市境内河流分为沙颍河水系、汾泉河水系和洪汝水系三大水系,以沙颍河水系为主,是淮河的较大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