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19-09-01
前言目前我校使用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2001年制定的,该培养方案对于指导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近年来,我校相继增加了若干新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科,委托单位对研究生的培养要求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因此,原来的培养方案已经不完全适用新的情况.此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决定委托全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分期分批对各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估,作为迎接该评估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研究生院在征求多方意见、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对现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制定培养计划、实施教学管理、质量评估和学位授予的主要依据,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般要实施3年.在修订过程中有关学院高度重视,认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研、讨论,结合本学院的科学研究方向、师资授课情况、委托单位要求,参考国内外知名大学相关学科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了各专业领域的具体培养方案. 本培养方案包括: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本培养方案包括了我校33个专业学位学科(领域)的基本介绍和培养目标,学制和学分,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每门课程的学时和学分. 本培养方案由研究生院整理汇编,参加编辑整理的人员有:刘春明、马士军、于采宏、董成杰、孙毅.各有关学院参加编辑的人员有:王忠安、王大海、吕兴仁、陈亚男、芦宙新、郝玉玲、高英、孟繁元等.整个培养方案由杨国权、马士军统稿,刘春明、王殿元主审. 研究生院 2005年1月25日 东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纲要

一、修订培养方案的原则 1.培养方案的修订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要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求. 2.培养方案的内容包括本专业领域简介、培养目标、学习年限及学分要求、学位论文、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同时要强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特色,特别是专业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其研究方向应考虑适应国家建设和委托单位的需要,把握专业领域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并结合本领域的实际情况确定. 3.培养方案应由本专业领域所在学院学位评定委员会讨论通过,报研究生院审核备案后实施.

二、学科简介 主要介绍该专业领域所包含的学科以及师资、科学研究情况等.

三、培养目标 1. 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

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该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现代技术和方法,了解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具备独立担负该专业领域技术或管理工作的能力,掌握一定的社会人文、经营管理等方面知识. 3.学位获得者应具备熟练阅读本专业领域外文资料及初步利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的能力.

四、学分与学习年限 1.MPA、MBA的学分及学习年限要求参考国家有关规定. 2.工程硕士研究生需修满32学分以上;

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最长不超过5年.已修完全部课程的研究生,取得学籍后至少一年才允许毕业.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的硕士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

五、论文工作 MPA、MBA的论文工作参考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工程硕士论文按下面要求执行. 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学位论文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委托单位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委托单位的导师须办理聘任手续. 2.论文形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主要是对工程硕士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全方位训练和总结,工程硕士的学位论文的提交形式可以多样化.除研究论文形式外,还可以是工程研究报告、工程设计报告等. 3.论文质量要求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3)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

(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一年;

(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

(6)不同论文形式的要求: a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可靠,设计符合行业标准;

b技术研究类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严密、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可靠,实验结果准确、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

c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不包括工业工程领域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

d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不包括计算机技术领域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 4.评审和答辩 (1)学位论文的评审应着重审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审核学位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

审核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

审核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审核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完成开题报告,论文工作中期报告等环节,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及学分,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 (3)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至少有2位专家不是学位论文作者的导师);

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来自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

六、研究方向 工程硕士的培养领域涵盖范围广,因此各学位授予专业应至少设置4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是本工程领域的发展方向与自身优势和特色的结合,要充分凝练和概括.同时,研究方向应体现工程硕士的特点,应适应国家建设的需要,注重与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紧密结合,并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研究方向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稳定性,并注意根据当代工程科学技术发展前沿以及工矿企业、工程建设部门的发展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调整.MPA、EMBA的研究方向参考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

七、课程设置和学分 MPA、EMBA的课程设置按国家有关要求安排.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按下面要求执行. 1.课程设置要突出 厚基础理论,博前沿知识,重实际应用 的特点;

课程设置既要强调本工程领域的理论基础,又要反映本领域发展的主流和趋势,充分体现领域特色和人才培养的规律. (1)应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课程设置须包括必要的数学课程、计算机应用、管理类课程和有一定覆盖面的领域公共基础课程;

(2)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开设工程研究型和项目训练型课程,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研究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3)应重视拓展研究生的学术视野.鼓励开设工程领域前沿讲座和行业发展概论方面课程,调动学生了解领域前沿最新动态的欲望,培养了解前沿、掌握前沿和探索前沿的能力. 2.课程设置 必修课包括: 政治理论课 40学时 2学分 必修 工程硕士外语 100学时 5学分 必修 计算机应用类课程 60学时 3学分 必修 两门基础理论类课程 40学时/门 2学分/门 必修 4-5门专业基础和专业类课程 共计200学时 共10学分 必修 选修课包括: 行业发展概论类课程 40学时 2学分 选修 两门专业课程(可实施多选二) 40学时/门 2学分/门 选修 相关学科课程 40学时 2学分 选修 目录前言1东北大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实施纲要

2 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 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

9 工商管理硕士(EMBA)培养方案 工商管理硕士 (EMBA)培养方案

13 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机械工程

18 材料工程

21 冶金工程

25 动力工程

30 电气工程

34 电子与通信工程

40 控制工程

45 计算机技术

50 软件工程

55 建筑与土木工程

61 化学工程

64 地质工程

67 矿业工程

71 环境工程

75 生物医学工程

78 车辆工程

82 工业工程

85 项目管理

90 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培养方案 科学技术哲学

94 分析化学

96 材料物理与化学

99 计算机系统结构

102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06 计算机应用技术

110 通信与信息系统

114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18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122 系统工程

126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128 导航、制导与控制

131 管理科学与工程

134 课程一览表 专业学位公共课程一览表

137 文法学院课程一览表

138 理学院课程一览表

140 机械学院课程一览表

142 材料与冶金学院课程一览表

143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课程一览表

146 软件学院课程一览表

150 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课程一览表

152 工商管理学院课程一览表

155 公共管理硕士(MPA)培养方案

一、学科简介 我国的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教育是适应社会发展产生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各级政府在推动经济及社会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和管理手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变化要求我国建立起一个高效、协调、........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