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2018-11-04

r(Y)>

r(Z)>

r(W) C. X、Y、Z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D. 由Z和W组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23. 某混合物由Fe、Fe2O3和FeCO3组成.现称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将其溶于100 mL 1.25 mol・L-1硫酸中,生成0.56 L(标准状况)气体,并得到溶液X,测得溶液X中c(H+)为0.5 mol・L-1(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混合物中Fe2O3的物质的量为0.025 mol B. 混合物中FeCO3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 C. 若溶液X遇KSCN溶液显红色,则溶液X中n(Fe2+)+n(Fe3+)=0.1 mol D. 若溶液X中n(Fe2+)=n(Fe3+),则混合物中n(Fe)+n(Fe2O3)+n(FeCO3)=0.08 mol

二、 非选择题(本部分3题,共31分) 24. (15分)本题为选做题,包括A、B两题.选学《化学与生活》模块的考生答A题,选学《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考生答B题,每位考生只可选做1题.若两题都作答,则以A题计分. A. 《化学与生活》 (1) (3分)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土资源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基础. ①下列气体的排放会导致酸雨形成的是_填字母,下同). a. CH4 b. CO c. SO2 ②下列处理废水的方法属于中和法的是_ a. 用熟石灰处理废水中的酸 b. 用臭氧处理废水中的氰化物 c. 用铁粉回收废水中的铜 ③下列做法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是_ a. 作物秸杆露天焚烧 b. 废干电池就地填埋 c. 废旧塑料随意丢弃 (2) (5分)新鲜牛肉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维生素C、钙、铁等,其中: ①属于人体所需微量元素的是_ ②属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是_ ③可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_和_ (3) (7分)材料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碳晶地暖环保、节能、安全,其构造如右图所示. 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_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_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挤塑板和_ ②吸附材料具有多孔、表面积大的特点.活性炭吸附NO2的过程中,会伴有C与NO2的反应,产物为两种常见无毒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LiMn2O4是锂离子电池的一种正极材料,可通过MnO2与Li2CO3煅烧制备,同时还生成CO2和一种单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 《有机化学基础》 (1) (3分)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类别有助于理解其性质. ①下列有机化合物与苯甲酸(COOH)互为同系物的是_填字母,下同). a. CH2COOH b. CH2CHO c. OH ②下列有机化合物易溶于水的是_ a. 苯b. 乙烷 c. 乙醇 ③下列试剂可用于鉴别乙酸和乙醛的是_ a. 水b. 银氨溶液 c. 稀硫酸 (2) (5分)扁桃酸(CHOHCO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①扁桃酸分子中有________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②扁桃酸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和_ ③1 mol扁桃酸最多能与________mol金属钠反应 (3) (7分)化合物C是一种医药中间体,由A制备C的物质转化路线如下: CHOOHOHCOOHOCOOCH2CH3COOH A B C ①1个A分子中一定共平面的碳原于有________个. ②B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色,其原因是_ ③化合物X的分子式为C3H5O2Cl,其结构简式为_ ④D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D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写出符合条件的D的一种结构简式: 25. (6分)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生石灰的主要成分,B是一种具有漂白性的无色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液体,F是某种补血剂的有效成分,C是一种常见的强酸,H的摩尔质量为72 g・mol-1. (1) A的化学式为_ (2) D的电子式为_ (3)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4) 写出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 26. (10分)自然界水体中的碳元素主要以碳酸盐、碳酸氢盐和有机物形式存在.水体中有机物含量是水质的重要指标,常用总有机碳衡量(总有机碳=). 某学生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方法测定采集水样的总有机碳. 步骤1:量取50 mL水样,加入足量硫酸,加热,通N2,并维持一段时间(装置见右图,夹持类仪器省略). 步骤2:再向水样中加入过量的K2Cr2O7溶液(可将有机物中的碳元素氧化成CO2),加热,充分反应,生成的CO2完全被100 mL 0.205 mol・L-1的Ba(OH)2溶液吸收. 步骤3:将吸收CO2后的浊液过滤并洗涤沉淀,再将洗涤得到的滤液与原滤液合并,加水配制成500 mL溶液.量取25.00 mL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并滴加0.050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