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18-08-08

机电产品中量大面广的燃煤工业锅炉运行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5~20%.制造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 4.制造业与互联网技术等新兴信息技术的融合程度低 我国大部分地区和行业的信息化仍处于以局部应用为主的初级阶段,且不同地区、行业和不同规模企业间信息化水平尚存在明显差距.面对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等新型生产模式的变革,认识不充分,准备不足,传统制造业将面临二次淘汰的风险.

二、我国制造业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 粗放式发展道路已经无法适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制造业竞争力是必由之路.在当前我国制造业实施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对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明确的需求.

(一)亟需加强制造基础能力方面的科技创新 制造业基础技术研究能力薄弱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其中基础材料、关键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传感器、控制系统、软件工具及平台等众多领域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关键工艺研究都没有掌握自主核心技术,工艺装备、测试与实验装备、标准化等共性技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亟需科技攻关.

(二)亟需加强制造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我国制造企业管理正处于由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转变的阶段,经营目标、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决策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多数企业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以产品为中心 的传统制造模式,无法适应互联网、云制造等模式下的多品种大批量定制化的要求,企业管理信息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咨询服务网络化的水平制约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三)亟需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 随着中低端产品加工制造产业重心向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地位面临挑战,急需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传感器等增强装备产品智能化程度,构建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智能化生产线和数字化工厂,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的竞争力.

(四)亟需加强新兴产业关键装备的研发 我国新兴产业所需装备的需求缺口较大.光电子、先进光伏电池设备、新一代通信设备等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自给率较低,核心技术掌握仍较少,试验设计能力较欠缺、技术集成能力薄弱、制造装备进口依赖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关键装备自给不足.

(五)亟需加强绿色制造技术的研发 优质高效、节能、节材的先进基础制造工艺和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普及程度不高,能源消耗、材料利用率及污染排放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发展先进绿色制造技术与产品,突破制造业绿色产品设计、环保材料、节能环保工艺、绿色回收处理等关键技术,支撑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三、思路目标与任务布局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要求,按照 争高端、促转型、强基础 的总体目标,强化制造核心基础件和智能制造关键基础技术,在增材制造、激光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新型电子制造装备等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与装备产品,形成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发展模式,促进制造业创新发展,以推进智能制造为方向,强化制造基础能力,提高综合集成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跨越.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