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18-02-28
关于我校教师参与成果拟申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公示 根据国家奖励办 关于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的通知 (国科奖字〔2016〕41号)有关要求,我校谢宝贵、江玉姬老师参与的成果 食用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与广适性品种选育 拟申报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现将成果的名称、推荐单位意见、成果简介、客观评价、推广应用、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主要完成人员、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及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等情况予以公示(具体附后).

公示期为2017年1月9日至1月20日.任何单位或个人可在公示期内以信函或传真方式对公示内容提出书面异议.异议材料须注明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其真实性由提出异议的单位与个人负责.对匿名或无具体事实根据的异议,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校纪委办(83789210)校科研院(83789230) ?? 福建农林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2017年1月9日 附件: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

一、项目名称 食用菌种质资源鉴定评价技术与广适性品种选育

二、推荐单位意见 我单位认真审阅了该成果推荐书及附件材料,确认全部材料真实有效,相关成果均符合国家奖励办的填写要求.按照要求,我单位和成果完成单位都已对该成果的拟推荐情况进行了公示,公示期内无异议.菌种问题是制约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首要技术瓶颈,迫切需要系统化技术的突破.该成果创建了我国的食用菌专业种质资源库―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CCMSSC)和数据库,实物菌种与科学数据同步共享,突破了我国食用菌育种 无米之炊 的困境;

研发了近缘种、种内菌株、菌株经济性状的精准鉴定评价系列技术,解决育种亲本选择和生产品种鉴评使用的关键性难题;

建立了以结实性、丰产性、抗逆性 三性 为核心的渐进筛选和五级阶梯筛选的定向育种高效筛选综合技术,定向培育出一批丰产、广适性新品种,全国规模推广应用.该成果已在研发、推广、政府决策、生产等各方应用,选育的广适性新品种在全国规模化推广应用.近三年菌种标准化技术和新品种推广新增纯收入129.448亿元.该项目制定国(行)标16项,获发明专利3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52篇,出版专著5部. 推荐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 我国食用菌产业迅猛发展,90年代初步形成规模.当前已成为粮菜果油之后的第五大种植业,产量占全球75%以上.但由于缺少种质资源及其鉴定评价和利用技术,优良品种严重缺乏,栽培效益不稳,大面积污染、减产、畸形等重大生产问题常发,菌种问题成为制约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首要技术瓶颈.针对这一问题,本项目以种质资源高效利用持续创新为目标,以种质资源收集保藏为基础,创建实物信息同步的种质资源库,研发系列鉴定评价技术,创新定向育种高效筛选技术方法,选育新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并全国推广应用.中国农学会组织了第三方评价,以李玉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认为,该成果具有重要创新和广阔应用前景,在同类研究中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主要创新如下:

1、创建了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CCMSSC)和数据库.库藏量和生物多样性世界第一,解决了我国多年食用菌育种的 无米之炊 .超低温库藏标准菌株(含国家认定品种)、引进品种、野生菌株、人工创制新型材料、国内栽培品种、核心种质群体7大类,418种,具遗传特异性菌株8000余个,6.4万份,涵盖全部栽培种类和国内外栽培品种90%以上.构建的数据库,菌种全部具DNA指纹及可利用性信息,498个栽培品种全部具特征特性和DNA指纹双数据,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食用菌菌种资源与数据的全面共享及其高效创新利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