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liubingb 2018-02-09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2.能根据实际情况取商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 在不断探索中,学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分析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掌握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多媒体 学具准备:练习本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说说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 解题:这节课我们一起应用以前学习的小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出示例10(1),学习"进一法" 学生独立读题,列式. 2.5÷0.4=6.25(个) 引导学生观察计算结果,需要准备的瓶子个数能是小数吗?应该准备多少个瓶子?怎样求出整数结果?学生讨论,交流. 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6.25≈6,需要准备6个瓶子,但6个瓶子装不下2.5千克香油,只能装2.4千克,所有需要准备7个瓶子.告诉学生这种方法叫"进一法".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进一法?如租游船、纸箱装货等.

7、小结: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数时,不管省略部分首位上的数是多少,都向前一位进1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二)出示例10(2),学习"去尾法". 学生读题,列式解答. 25÷1.5=16.666??(个) 提问;

礼盒数能够用小数来表示吗? 小组讨论,再向全班汇报. 礼盒的个数应该是整数,根据生活实际说说能包装几个礼盒? 小结:在这道题里,出现了满5也要把尾数舍去的情况,我们把这种取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去尾法". 组织比较:以上两题,它们的解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想想生活中哪里还用到"去尾法"?

三、巩固拓展 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每本18.5元,他可以买回几本词典? 学生读题后独立完成. 说说把计算结果取整数用的是什么方法?为什么用去尾法?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深入提高

(一)2台同样的抽水机,3小时可以浇地1.2公顷,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二)一条高速公路长336千米,一辆客车3.2小时行完全程,一辆货车3.8小时行完全程.客车的速度比货车的速度快多少?

(三)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李师傅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四)果农们要将680千克的葡萄装进纸箱运走,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10 (1)2.5÷0.4=6.25(个)≈7(个) (2)25÷1.5=16.666…(个)≈16(个)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灵活取商的近似数. 教学反思: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明白求近似值除了用"四舍五入"法外,可以用 "进一法"和"去尾法".而且能清楚的明白各自的使用场合与情况.并且学生也掌握了哪种情况下使用"进一法",哪种情况下使用"去尾法".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贯彻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理念,采用导学自主模式,注重给学生创设生活中的情景,把数学教学融入生活中去,两道例题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出现问题及时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交流,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学生初步感知"去尾法"、"进一法"的方法后,我引导学生看板书对这两种取进似值的方法进行对比,出示一些练习,加深理解,同时又找了一些比较贴近生活的题让学生独立解决. 上完课后,我觉得整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重难点也体现出来了.但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最后一道拓展练习还是没有给学生完全放开,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总是怕他们出错,对课堂中临时生成的问题没有做及时引导,心中还是没有完全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我想以后在我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心中有学生,确实把学生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