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18-01-24

14682 建筑密封材料术语 JC/T 485-1992(1997)建筑窗用弹性密封剂 术语 GB/T 14682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分类和标记 型别 产品按组成分单组分型和双组分型,分别用数字1和2表示. 适用基材类别 按产品适用的基材分类,代号表示以下: 类别代号 适用的基材 M 金属 G 玻璃 Q 其它 产品标记 产品按型别、适用基材类别、本标准号顺序标记. 示例:适用于金属、玻璃的双组分硅酮结构胶标记为:2MG GB 16776-2003 要求 外观 产品应为细腻、均匀膏状物,无气泡、结块、凝胶、结皮,无不易分散的析出物. 双组分产品两组分的颜色应有明显区别. 物理力学性能 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1要求. 产品物理力学性能 序号 项目技术指标

1 下垂度 垂直放置,mm, ≤3 水平放置 不变形

2 挤出性a), s ≤10

3 适用期b), min ≥20

4 表干时间, h ≤3

5 硬度,Shore A 20~60

6 拉伸粘结性 拉伸粘结强度,MPa, 23℃ ≥0.60 90℃ ≥0.45 -30℃ ≥0.45 浸水后 ≥0.45 水-紫外线光照后 ≥0.45 粘结破坏面积,% ≤5 23℃时最大拉伸强度时伸长率,% ≥100

7 热老化 热失重, % ≤10 龟裂 无 粉化 无注: a) 仅适用于单组分产品. b) 仅适用于双组分产品. 硅酮结构胶与结构装配系统用附件的相容性应符合附录A规定,硅酮结构胶与实际工程用基材的粘结性应符合附录B规定. 报告23℃时伸长率为10%、20%及40%时的模量. 试验方法 试验基本要求 标准试验条件 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试验样品的准备 所有试验样品应以包装状态在6.1.1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双组分试验样品两组分的混合比例应符合供方规定,其中A组分(基胶)取样量至少500g.混合应在负压0.095 Mpa以下真空条件下进行,混合时间约5min. 外观 目测检查. 下垂度 按GB/T 13477.6-2003 中7.1试验.试验模具的槽内尺寸为宽20 mm、深10 mm,试验温度为(50±2)℃. 挤出性 按GB/T 13477.3-2003试验,采用图1聚乙烯挤胶筒, 装填容量为177 mL,不安装挤胶嘴,挤胶气压为0.340 MPa,测定一次将全部样品挤出所需的时间,精确到0.1s.试验次数为一次. 适用期 双组分样品按6.1.2混合后装入图1挤胶筒内,密封尾塞,从两组分混合时开始计时,20 min时按6.4测定挤出性,应不大于10s.试验次数为一次. 表干时间 按GB/T 13477.5-2003第8.1条试验. 硬度 在PE膜上平放6.9.1d金属模框,将试验样品挤注在模框内,刮平后除去模框按6.8.2c养护;

揭去PE膜制得试样,按GB/T 531-1999采用邵尔A型硬度计试验. 拉伸粘结性及拉伸模量 试件形状和尺寸 试件应符合图2规定.基材按产品适用的基材类别选用: M类――符合GB/T13477.1-2003,铝板厚度不小于3 mm;

G类――清洁、无镀膜的无色透明浮法玻璃,厚度5 mm―8 mm;

Q类――供方要求的其它基材. 图2 拉伸粘结试件(mm) 试件制备和养护 按GB/T 13477.8-2003制备试件,每5个试件为一组. 每个试件必须有一面选用G类基材. 制备后的试件按以下条件养护: 双组分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4d;

单组分硅酮结构胶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放置21d;

在不损坏试件条件下,养护期间挡块应尽早分离. 试验步骤 按GB/T

13477 .8-2003进行试验.粘结破坏面积的测量和计算,采用透过印制有1mm*1mm网格线的透明膜片,测量拉伸粘结试件两粘结面上粘结破坏面积较大面占有的网格数,精确到1格(不足一格不计).粘结破坏面积以粘结破坏格数占总格数的百分比表示. 报告拉伸粘结强度,同时报告粘结破坏面积. 23℃时拉伸粘结性、最大拉伸强度时伸长率和拉伸模量 试验温度(23±2)℃,取一组试件按6.8.3试验和报告;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