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2017-12-03

图表显示、自动统计、节能分析、数据存储、报表管理、指标比对、数据上传等功能. 编制依据 本导则主要依据以下相关文件进行编制: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国务院令 第530号)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国务院令 第531号)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建设技术导则》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节能监管系统运行管理技术导则》 《关于加强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建科[2007]245号)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 55号) 《关于推进高等学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节能节水工作的意见》(建科[2008]90号) 《高等学校校园建筑能耗统计审计公示办法》 《高等学校校园设施节能运行管理办法》 《关于选择建筑用能分项计量器具的指导意见》 《关于建筑用能分项计量装置安装实施单位的指导意见》 《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沪府发〔2012〕49号) 《上海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沪府发〔2013〕2号) 本导则编制所引用或参考的相关现有国家标准、规范参见附录1. 系统构架 4.

1 一般要求 校园节能监管系统主要适用于对校园建筑设施能耗的计量、数据统计、数据分析、节能分析及节能指标管理.系统区别于对建筑设备系统进行自动控制的建筑智能控制系统(BA系统)、变配电管理系统和以收费管理为主要目的的水电气表远程集抄系统,并鼓励共享这些系统的相关数据.在系统建设时,应互相提供标准接口协议,如Modbus、OPC、BACnet、Longworks等,使其能对接. 4. 2系统构成 校园节能监管系统是指对校园建筑及设施安装分类和分项能耗计量装置,采用远程传输等手段及时采集能耗数据,实现校园建筑及设施能耗的实时监测和动态分析等功能的硬件和软件系统的统称.系统由数据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和数据中心组成.数据采集系统包括计量装置、现场总线、数据网关设备等;

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数据传输网络和数据中转站等;

数据中心包括数据存储与处理、管理平台、数据上传接口软件以及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校园节能监管系统基于互联网技术,应采用B/S软件架构或B/S结合C/S的软件架构.数据网络传输应优先并充分利用校园网作为数据传输网络,采用TCP/IP协议. 校园节能监管系统应具备能耗数据采集、远程传输、自动分类统计、数据分析、指标比对、

图表显示、报表管理、数据储存、数据上传等功能,满足校园节能监管要求. 1数据采集系统 1)计量装置应具备数据通讯接口并支持国家相关行业的通讯标准协议,同时满足本导则规定的数据精度要求. 2)数据网关设备承担数据采集及转换任务,它将来自计量装置的数据以分散或集中采集形式进行数据转换并接入校园节能监管系统网络、传输至数据中心.网关设备应使用基于IP协议承载的有线或无线方式接入网络. 2数据传输系统 1)数据网关通过RS

485、M-BUS等现场总线和计量装置通讯,也可通过通讯协议连接已有的建筑智能控制系统、配电管理系统、水电气表远程集抄系统,共享这些系统的相关数据. 2)为减轻数据中心的服务器负载,优化网络传输效率,可根据系统规模大小及数据管理需要,在系统中设置若干数据中转站.数据中转站连接网关与数据服务器,负责接收和传输辖区内的建筑能耗数据,并可具有暂时存储建筑能耗原始数据的功能,但不对数据进行处理. 3数据中心 1)管理平台软件是校园节能监管系统的核心,应充分反映校园能源管理需求,符合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统计、审计及监管技术的要求.平台应构筑符合校园节能监管内容及要求的数据库、具备能耗数据处理和存储、实时监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