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2017-11-26
煤炭行业07年2季度投资策略 股指处于高位时候大部分行业的价值已经高估,但是对于煤炭股来说其价值还是被低估的,具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看好煤炭股的原因有四:

1、国家经济快速稳健增长可期,对于能源煤炭的需求旺盛,2007年一月我国煤炭出现净进口;

2、煤炭行业整合关闭小煤矿,建设八大煤炭基地,能够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3、暂停煤炭探矿权申请和停审批30万吨煤矿,利好煤炭行业;

4、煤炭上市公司整体业绩经历了下降期,市场并未看好煤炭股,但煤炭股业绩依然比较稳健,而且2007年煤炭上市公司业绩值得期待,当前煤炭股市盈率较低,比较优势明显.

对于煤炭股,建议重点关注两类煤炭上市公司:

1、煤炭行业整合中的大型煤炭企业,因为整合中产业集中度提高能够提高这些大型企业的竞争力和自己定价能力,且大型煤炭上市公司在行业前景看好的情况下受益最大;

2、在整合中具有整体上市可能的煤炭上市公司,也就是关注具有大集团背景的煤炭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和收购带来超额收益的可能.

一、经济稳健增长可期 带动煤炭需求稳健增长 煤炭是经济发展消费能源的主要能源之一,而我国资源禀赋决定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占很重要的地位,煤炭在我国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我国经济稳健增长可期前提下,对于能源的需求增长快,而我国经济增长正在转型中,经济增长的模式仍然以粗放式为主,对于能源消耗非常大,只要我国经济稳健增长,对于煤炭需求将非常旺盛,我国对于原煤的需求将继续呈稳定增长态势.在需求带动下2007年开局煤炭产量稳健增长,2007年1月份,我国原煤产量完成18017 万吨,同比增加2376万吨,增长15.2%.其中,国有重点依然保持稳定增长,完成产量9518 万吨,同比增加888万吨,增长10.3%;

国有地方完成产量2644 万吨,同比增加177 万吨,增长7.2%;

国有乡镇煤矿完成产量5855 万吨,同比增加1311 万吨,增长28.9%,增幅较大. 而2007年1月份的煤炭首次出现净进口也表明我国煤炭需求旺盛.根据海关总署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 月份中国首度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2007 年1 月,我国出口煤炭329 万吨,同比下降20.4%,较2006 年12 月的590 万吨环比下降44.2%.中国2007 年1 月份煤炭进口量为470 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81.1%,比2006 年12 月份的440 万吨增加了30 万吨.同期,中国出口焦炭及半焦炭130 万吨,同比增长38.7%.中国2006年全年共出口焦炭1449.9 万吨,较2005 年增加173.5 万吨,同比增长13.59%.导致煤炭出现净进口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的强劲需求以及资源品进出口政策导向的变化.

二、煤炭行业整合提高行业整体竞争力 为了进一步促进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我国出台《煤炭工业发展 十一五 规划》. 十一五 期间,我国将重点建设8个大型煤炭基地,新开工大中型煤矿主要分布在大型煤炭基地内,新建煤矿不低于120万吨/年,重点建设10个千万吨级现代化露天煤矿和10个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2010年,大型煤炭基地产量将达到22.4亿吨,占煤炭总产量的86%.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有助于煤炭资源的整合利用,提高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我国煤炭发展策略是关闭小煤矿,培育大型煤矿集团,引导煤炭集团做大做强,对煤炭资源有效的利用.根据国家制定的开发原则: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将坚持有序集中开发,即依据批准的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实行矿业权市场化配置,一个矿区原则上由一个主体开发,一个主体可以开发多个矿区的集中开发模式,这一原则将有效推动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形成.在大型煤炭基地的开发基础之上,煤炭企业将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内外部优势条件,兼并联合区域内中小型煤矿,加快发展坑口电厂,大力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以神骅铁路、大秦铁路和拟规划建设的输煤铁路为纽带,加强与铁路沿线电厂联营,参与铁路、港口的建设和股份制改造,打破区域界限和行业界限,形成煤炭、电力、化工、铁路和港口运输等综合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 煤炭行业的大整合对于处于煤炭基地或者有煤炭大集团背景的上市公司非常有利,从当前已经上市的煤炭股看,大同煤业、国阳新能、西山煤电、兰花科创、潞安环能等均位于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母公司为煤炭大集团公司,在煤炭行业整合过程中一个是有资产注入或者整体上市可能,另外均受益于小煤矿的关闭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值得重点关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