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阿拉蕾 2017-10-04
以下敬礼西方殊胜庄严,包括器界庄严、有情界庄严.

这一切都是阿弥陀佛无上愿海的成就,是佛不可思议力量的表现,因此,敬礼西方依正圣境,就是敬礼弥陀愿海所成就的无量庄严,也是敬礼整个西方净土的大曼陀罗.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光明众宝,无量真净色尘. 按照色、声、香、味、触的顺序敬礼西方庄严. 首先敬礼色尘庄严.西方净土的色尘是光明体性、妙宝体性,有无量无边的真实清净庄严相.由于此色即是佛智慧,所以显现不可思议,如《往生论》所说的如意宝性那样. (应预观成,令礼想时顿现. 还要注意,应该预先作观行的试修,练习纯熟,在真实修忏时,达到一礼一想顿然现前,不是在礼的时候还要做很多功夫.就像演员提前排练好,一上场就可以演出一样. 下五尘,皆阿弥陀佛从我净心中变化所作.一一即导师全体法性. 这是总的说明句.以下的色声香味触五尘都是阿弥陀佛从我净心中变化所作.弥陀为增上缘,我的清净心是能现的根本.也就是阿弥陀佛加持我的心,从我的净心中变化出无漏五尘,这叫做 变化所作 .一切都是弥陀种智所现、我净识所变,要这样理解. 而且,其中的每一法都是导师全体法性.弥陀威神力的加被在我心前现这种相,这是导师种智的力用在起用,实际就是导师的全体法性.所谓 当相即道、即事而真 ,它就是导师的智慧、导师的法性.像这样,西方佛国都是阿弥陀佛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现,叫做 一法句,清净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 想云. 如来法身如虚空,化事住世难思议.我皆影现化事前,一心如法归命礼. 这里要统一礼拜如来的变化事业.法身犹如虚空,没有任何相状可得,然而应众生的各种识,佛的威神力一加被上去,就会出现无数变化的事业相,这叫 化事 ,因此要敬礼弥陀事业.这在西方净土有集中、全面的展现,以变化事业住持国土,难思难议. 以全事即理、当相即道故,一一化事即一一如来.如《阿弥陀经》所说: 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一花一水、一尘一香无非法界,无非弥陀真心,都是佛力加在心上出现的.虽然现成各种色相,实际就是佛,因此叫做 一一即导师全体法性 .观想自身影现在每一种化事之前,一心如法归命而礼,哪怕献出生命也可以,这样来作敬礼. 下四拜,偈同上.) 下面四拜的偈子跟前面一样,只是把 色尘 换成 声尘 香尘 等.它的理趣、法义的重点都是一样的.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和雅微妙,无量真净声尘. 接着一心敬礼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和雅微妙的真实清净声尘. 真净 指清净相,它是真实的、无漏的、清净的,由阿弥陀佛智慧所现,充满功德,以 和雅微妙 来表达.即大小《弥陀经》里说到的,众鸟说法的音声、风吹树叶发出的音声、风吹罗网发出的音声、水互相撞击发出的音声等.从音声的品质来说是微妙和雅、清畅哀亮.所流现的妙法,指三十七道品所摄的无数法音.由于都是佛智慧所现,因此叫做 真净 ,并非惑业力所感. (想天乐众鸟,行树罗网,无量妙音,及佛菩萨等,所有一切法音,悉现道场.) 这时要想:西方净土的各种天乐、众鸟音声、风吹行树罗网所发出的无量妙音,以及佛菩萨在讲堂里所宣说的一切法音,全体现于道场一尘之中.以一尘即法界故,一尘含摄无边故,西方就在一尘中故,因此,这一切全部现在道场中,由此而作敬礼.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身云华雨,无量真净香尘. 一心敬礼西方极乐世界身云花雨的无量真净香尘. 在虚空中,从各种如云之身内发出妙香,各种花如雨一般纷纷降落,充满了芬馥妙香.要忆念情与无情所摄的无量真实清净香尘都是如来智慧所现,由此而作敬礼.即一一皆如来,对这一切都受持为香佛. (想依报正报,一切众香,悉现道场.) 之后想: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正报所摄的所有妙香,都一时现在道场的一尘之中,对此作敬礼.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饭食禅法,无量真净味尘. 接着一心敬礼西方的味尘庄严.也就是饭食安禅,由佛智慧所现的无量真实清净味尘,一接触就身心轻利而得饱足、得精力等等,有不可思议的力用. (想今道场,如在西方,饭食行坐,念佛念法念僧时,不异.) 这里调转方向.由于西方不异此方、此方不异西方,要想像现今的道场就在西方.正在饭食、经行、端坐、念佛、念法、念僧的时候,此时方即彼时方.也就是自身正处在西方味尘海中,得无漏法的受用,念佛念法念僧,跟在西方极乐世界一样.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德水微风,无量真净触尘. 再者,一心敬礼西方极乐世界由触德水和微风所发生的无量真实清净触尘.这些都是弥陀神力所加、种智变化所作,因此一一触皆具无量妙用.触到八功德水时,身心滋润、遣除饥渴、增上善根.微风触身时,得到如比丘入灭尽定般的无漏法乐.这些都是真实清净触尘的力量,因此触即是佛. (想今道场,如在西方,澡浴经行,盛华衣食禅触等时,不异. 应当想:现今的道场就在西方,自己在佛国七宝池里沐浴澡身,洗净身心尘垢,使得身心处在无漏法乐中,开发智慧.在西方宝地上经行也有极妙的触尘.乃至盛花、穿衣、饮食、禅触等时,都有微妙无漏触尘.像这样,得到真实清净的妙法受用,都是大乐境界.因此应想:此方即是西方,一切都是真实智慧所现. 接下来礼赞西方的菩萨众、声闻众,即西方正报庄严――一切圣僧海. 首先敬礼二大胁士菩萨: 次拈香云.)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同佛授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及诸圣众菩萨摩诃萨.(愿一切时,及临命终,分明睹见.) 之后拈香说:一心敬礼西方极乐世界与佛一同授手来接引的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诸多圣众菩萨摩诃萨. 由于临终往生需要得到二大士和诸大菩萨的援助,因此恳切地祈求:愿在平常一切时以及最关键的临命终时,了了分明地睹见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以及极乐世界诸多圣众菩萨!得蒙圣众的护持、摄受,就能顺利往生.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一生补处菩萨摩诃萨.(想无量无边阿僧o等觉大士,同时安慰授手.) 一心敬礼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一生补处菩萨摩诃萨. 按照《阿弥陀经》等所说,在西方极乐世界,一生补处菩萨有无量无数,他们都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相当于弥勒菩萨的地位.因此应想:无量无边阿僧o数量的等觉大士,同时安慰授手.所谓的 安慰 ,如《观经》所说,菩萨们会安慰自己:你在生时修集了如何的功德,以此作赞美.之后同时授手,提携自己上莲台,在壮士屈伸臂顷就生在了佛国莲池.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无边诸大菩萨摩诃萨. 再泛礼西方极乐世界所出现的无量无边诸大菩萨摩诃萨.对于西方佛国从始至终出现的所有大菩萨,都普共敬礼.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阿@跋致,同佛寿命,十方往生菩萨摩诃萨. 再敬礼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就登不退转地、得到与佛同等的无量寿命、从十方往生的诸菩萨摩诃萨. 一心顶礼,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无边声闻弟子,诸大菩萨摩诃萨.(虽证小果,实似位菩萨.) 一心敬礼西方极乐世界无量无数的声闻圣众,诸大菩萨摩诃萨. 有人想:为什么称声闻为 诸大菩萨摩诃萨 ? 回答:声闻只是暂时的名称.他过去偏习小乘心重,所以佛和诸菩萨首先给他说四谛法,先让他证小果,实际并非堕在小乘中的声闻,而是等同菩萨地位,所行持的也是大乘佛事,因此统称为 诸大菩萨摩诃萨 . 一心顶礼,极乐世界,栏J行树中,诸菩萨摩诃萨.(想无量栏J行树,炳现道场.我同在其中,顶礼受法.已下悉同此意.) 一心敬礼西方极乐世界处在栏J行树中的诸菩萨摩诃萨. 心想:西方净土的无量栏J行树明显地现在道场中,我也一同在里面顶礼佛等而受法要.要身临其境地想,自己已经入在净土海会中,这样应着缘起,由如是熏习将来就会如是实现. 缘起也有预先设定的.譬如立志时,当然会想未来要如何,又像法藏菩萨建立净土行愿时,也是预想未来将如何,这都是合理的.因此,我们事先就要想,自身已经处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众会当中,受用法乐,实现普贤行愿等等. 一心顶礼,极乐世界,宝池莲华中,诸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极乐世界从宝池莲花中化现的诸菩萨摩诃萨. 也是想:我从极乐宝池的某一莲花中化现出来,得到清虚之身、无极之体,具有如佛般的相好、金刚那罗延力以及无漏神通等,成为菩萨海会中的一员. 一心顶礼,极乐世界,阶道楼阁中,诸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极乐世界住于阶道楼阁中的诸菩萨摩诃萨. 再想:我已经处在净土的阶道楼阁中,周围有无量庄严相.楼阁也是大小相容、一多无碍、广狭自在等等.诸如此类,设身处地想,自己已经处在净土的菩萨会中. 一心顶礼,极乐世界,黄金地上,娱天华乐,诸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极乐世界在黄金地上受用无漏五尘的诸菩萨摩诃萨. 之后想:自己到了极乐世界的黄金地上,大地柔软,具足种种光色.从虚空中六时雨花等,有各种无漏的五尘受用.比如,见花的光色为色尘,触到花的柔软为触尘,空中的音乐是声尘,嗅到微妙花香是香尘,诸如此类,受用无漏大乐. 一心顶礼,极乐世界,盛众妙华,广修佛事,诸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在极乐世界盛众妙花,去本土乃至他方无数世界广修佛事的诸菩萨摩诃萨. 要想:自己也处在菩萨众的行列中,清旦以衣\盛花供养他方十万亿佛,乃至在诸佛前供养、礼敬、闻法等等,或者在无数世界里利益众生.这样敬礼也表示自身对此的称扬、随喜、欣求,由此建立一整套往西方去的心. 一心顶礼,极乐世界,饭食经行,诸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在极乐世界饭食后经行休歇逍遥自在的诸大菩萨们. 也要想:自身就处在这个行列里,食无漏的甘露食,逍遥解脱,处在界外的大安乐净土里. 一心顶礼,极乐世界,闻音正念,诸菩萨摩诃萨. 一心敬礼,在极乐世界闻到法音处在正念中的诸菩萨摩诃萨. 也要想:自己已经生到净土,周围传来各种法音,有禽鸟说法音声、风吹树叶发出的说法音声、流水说法音声,乃至阿弥陀佛和二大菩萨的说法音声等等.由此,自心当即念佛、念法、念僧,乃至念三十七道品等,处在法的正念中,念念增进不退.像这样,处在法音宣流不断的极乐国中,以法入法,以乐入乐,从而彻显本性,迅速成佛. 一心顶礼,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一切菩萨摩诃萨. 在极乐世界,没有任何三苦、八苦乃至无量诸苦,唯一受用无漏法乐,总的敬礼一切处于无漏界中,不随虚妄分别而出现苦流的诸菩萨圣众们. 之后想:自身正处在大乐界中,连一念计我和我所的念头也没有,因此不起任何惑业.由于缺乏缘的滋润,过去所造的有漏业也不会成熟果报.像这样,一生到净土,顿时截断五取蕴的苦流,唯一受用无漏法乐.对此应发起欣求之心. 此处对极乐世界的敬礼、称赞、供养等,都伴随着欣求、愿往,由此来把心纳入到净土的行愿中. 一心顶礼,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如是等诸大菩萨,及十方三世一切菩萨摩诃萨.(诸菩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