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棉鞋 2017-09-03
北京市朝阳区2016―2017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2016.

11 本试卷共7页.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流寓 一词最早的文本记载大概是《后汉书・廉范传》: 范父丧遭乱,客死于蜀汉,范遂流寓西州.西州平,归乡里. 在这一语境中, 流寓 可解释为流离寓居.《辞源》将 流寓 解释为 寄居他乡 .《汉语大辞典》则解释为: '

流寓'

亦作'

流'

:流落他乡居住. 流寓 一词释义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 流 字.如果理解为 流动 ,那么这个概念的范围就非常宽泛,所有的迁徙流动到异乡都可视为 流寓 .如果理解为 流落 、 流放 的话, 流寓 一词的含义就会有很大的不同. 流落 一词有 漂泊外地,穷困失意 含义, 流放 则是古代的一种刑罚,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流寓 是指 不得已 离开本土客居他乡.比如进京考取进士,一举得中在京城或其他地方为官,这就不属于 流寓 ;

而在京屡考不中,旅居多年如杜甫就叫 流寓 ,或遭贬谪或受排挤自请外放到非故乡的地方为官,如苏轼到海南上任就叫 流寓 . 古人为何要流寓他乡?综合起来看,主要有两种原因:一是社会原因,二是个体原因.其中社会原因又有政治因素、军事因素、经济因素等多个方面.从流寓文人的角度看,大多数文人因政治斗争遭排挤打击,流落他乡,如唐顺宗年间因 二王八司马事件 ,两大文豪刘禹锡与柳宗元分别被贬到郎州、永州,而苏轼更是因为政治上的打击,一路从江南贬到海南岛.古今中外,为改变命运、博取功名,负书担橐,远离家乡外出游学、游宦之士,如苏秦、张仪等,其流寓主要为个体原因. 此外,不同时代、不同原因的流寓者之流寓地是不同的.社会历史的变迁,文明程度的发展,决定了流寓地的不同.因战乱灾荒而发生的流寓,流寓者往往迁徙到较为安宁、富庶的地方,如永嘉之乱 衣冠南渡 ;

因犯罪而被流放和被统治者贬谪,其流寓地往往是远离京城与繁华的僻远荒凉地方,如先秦巴蜀,汉唐湖广,宋明清之岭南、东北和西北等. (取材于李永杰《 流寓 概念探源》) 根据 材料一 ,下列关于 流寓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流寓 的本质是离开本土移居他乡. B. 流寓 必须是 不得已 的客居他乡. C.流寓既包括社会原因也含有个人原因. D.流寓地不完全是远离京城的荒蛮之地. 2.下列文人的称呼与 流寓 有关的一项是(2分) A.三闾大夫 B.东坡居士 C.范文正公 D.七绝圣手 材料二 作为荒服之地的岭南地区,其落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恶劣的生存环境――令人闻之畏惧的 瘴气 和湿热多雨的气候,一直为中原地区民众所鄙弃.但是,终究有一些特殊的原因,使许多文士不得已寓居岭南. 古代流寓文士的生存状态极为艰难,诸如流寓之路艰辛无比、语言文化多有隔绝、物质生活极为匮乏、气候环境极为不适等.然而,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状态下,多数岭南流寓文士并没有长时间地消极度日.迥异的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的同时,也拓宽了他们的文学创作视野.他们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抑郁之情,顺带融入当地的生产生活. 韩愈贬谪连州阳山令时,在诗文中呈现的连州是一个远极遐荒之穷地,交通极为不便,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险恶,这是连州给作者的最初印象.同为寓居连州,然而在刘禹锡的眼中,连州却是 荒服之善部,炎裔之凉墟也 .他在《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中写道: 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 刘禹锡不仅对连州秀丽的山水极为推崇,而且深入民间了解连州的民俗风情、少数民族生活.在谪居连州的岁月里,他以平和的心态、从容的诗笔,还原了岭南的青山秀水,描绘了民情民俗画卷,并讴歌了少数民族的勤劳勇敢. 苏轼一生颠沛流离,一贬再贬至 荒服 的极致――海南岛,这在宋代是仅次于杀头的重罪.初到海南的苏轼也曾悲观地说道: 某垂老投荒,无复生还之望.昨与长子迈诀,已处置后事矣.今到海南,首当做棺,次便做墓. (《与王敏仲书》)然而,天性乐观旷达的他并没有彻底沉沦于流寓之苦,而是用自己的诗文去描绘海南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风情,纵情于美丽的自然和淳朴的民风,写下了很多优美的 和陶诗 .诗文不仅明显流露出对此种生活的热爱与赞美,更体现了他虽身处天涯海角,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然旷达境界. 流寓生活往往充满着艰辛,但是达观的处世精神总是让诗人于艰险中发现天地之美,描述天地之美,即便是 九死一生 的蛮荒岭南,他们依然 诗意地栖居 . (取材于王广禄《唐宋流寓文士的岭南文化拓荒》 3.根据 材料二 ,下列对流寓文士 诗意地栖居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流寓文士无视生存环境恶劣影响 B. 借吟诗作文排遣胸中的抑郁之情 C.积极地描绘流寓之地的风情画卷 D. 超然旷达地热爱与赞美流寓生活 4. 下列对材料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