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2017-09-01

又云 不论书法论书神,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书林藻鉴》).袁宏道还写下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人物小传――《徐文长传》.可以说他是徐渭第一个知音者,而后来追随者不计其数,其中有八大山人朱耷、甘当 青藤门下牛马走 的郑板桥等,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 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这足以说明徐渭对后人影响之深. ??? 徐渭的寂寞真可以用他自己的一首《题墨葡萄诗》来概括: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 画史评说 万历间,徐青藤,诗书画,盖世雄;

幼丧父,甚孤伶,少成长,赖伯兄. 聪颖慧,才思捷,抗倭寇,爱国切;

献计谋,上策略,顾大局,性耿介. 居幕府,睹黑暗,受刺激,精神乱;

谋杀妻,成囚犯,亲穷人,憎当权. 生活窘,狂更甚,破传统,画天真;

水墨画,百花新,泼酣墨,洒淋淋. 墨牡丹,最出奇,淡水仙,做秋菊;

饱豆荚,瘦紫薇,厚石榴,皎莲美. 乱葡萄,肥秋瓜,疏竹枝,俏梅花;

一轴画,四时花,一卷国,果子杂. 超时空,绝造化,抒愤懑,寄辛辣;

构思奇,姿态佳,五百年,众人夸. 明代水墨写意画,其创作的高度技巧,到了徐渭的出现,可谓集其大成,成就非凡.徐渭字文清,号天池山人,又有田丹水、天池生、天池渔隐、青藤老人、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晚年号青藤道士,或署名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所居在绍兴城内,有 一枝堂 、 柿叶堂 、 青藤书屋 等.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年),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 徐渭性情放纵,少年屡试不第(据说有八次乡试都未考中),灰心仕途.中年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37年(1558年)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徐渭对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事务多有筹划,并参预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他在诗文中热情地歌颂了抗倭爱国的英雄,曾为胡宗宪草《献白鹿表》,得到明世宗的极大赏识.后来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发狂,精神失常,蓄意自杀,又误杀其后妻,被捕入狱.后为张元忭(明翰林修撰)营救出狱.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开始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他的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之后产生的.他的诗文风格清奇,不落窠臼,并有《诗文全集》,他还是一位有名的剧作家.他的杂剧《四声猿》曾得到汤显祖、马骥德等曲学家们的好评.并有戏剧论著《南词叙录》问世,颇具有超越前人见解和打破陈规之处.又著有《会稽县志》,曾对地方政治经济提出一些改革主张.徐渭自评云: 吾书第

一、诗

二、文

三、画四. 清初经学大家兼书画金石家评徐渭 其书与文皆未免繁芜,不若画品,小涂大抹,俱高古也 .徐渭一生坎坷,常 忍饥月下独徘徊 ,在 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 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 ??? 徐渭中年以后开始学画,擅长画花鸟,兼能山水、人物、水墨写意,气势纵横奔放.特长于水墨大写意花卉,工画残菊败荷,炉瓶彝鼎,皆古朴淡雅,别有风致.现藏南京博物院《杂花院》,全画有牡丹、紫薇、葡萄、芭蕉、梅花水仙和竹等13种.情意所至,气势豪放.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技巧. 无法中有法 、 乱而不乱 ,表现出画家深厚的功力.在四百年后的今天,仍给人以笔墨淋漓,赏心悦目之感.徐渭所绘山水,纵横不拒绳墨,所绘人物尤其生动. ??? 史载 醉后专捡败笔处拟试桐美人,以笔染两颊,丰姿绝代.转觉世间胭粉如垢尘,不及他妙笔生花. 他的作品不拘于物象,能抓住其神气,用秃笔铺张,势如急风骤雨,纵横脾睨.他的大写意泼墨之势,继陈道复以后,更加狂纵,笔简意浓,形象生动,影响深远.开启了明清以来水墨写意法的新途径.清代朱耷、原济、扬州八怪中李(善)、李方膺都受其影响.数百年来势头未衰.在作品中,徐渭经常题诗题句,借题发挥,抒写对世事的愤懑,所表现的思想政治倾向多比较激烈.如他题《螃蟹图》云: 稻熟江村蟹正肥,双螯如戟挺青泥,若教纸上翻身看,应见团团董卓脐. 这正是对权贵的憎恨与轻蔑.徐渭亦工书法,行书效仿米氏,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不论书法而论书神. 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 近代艺术大师齐白石在提到徐渭时曾说: 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这足以说明徐渭绘画对后人影响之深. ? ? ??? 苏州博物馆庋藏徐渭《行草应制咏墨轴》,纸本,高352厘米,宽102.6厘米,鸿篇巨制,骇人心魄,其书法棱角毕露,不避败锋,点画支离,结构破碎,布局散乱,而强心铁骨,其中一种磊落不平之气,宛然可见.此轴书法以法度而言,可讥为 野狐禅 之类,而以 书如其人 、 书为心声 ,书法之所以解 尤物移人 的本体来看,此轴书作抒发........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