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6-09-02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物理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一轻质弹簧原长为8cm,在4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2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 m/N B.40 N/m C.200 m/N D.200 N/m 2.有A、B两小球,B的质量为A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跑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的运动轨迹,则B的运动轨迹是 A.B.C.D.④ 3.一金属容器置于绝缘板上,带电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于容器中,容器内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容器内表面为等势面,A、B为容器内表面上的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小球表面的电势比容器内表面的低 C.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与该处内表面垂直 D.将检验电荷从A点沿不同路径到B点,电场力所做的功不同 4.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饶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d间作为副线圈.在a、b间输入电压为U1的交变电流时,c、d间的输出电压为U2,在将滑动触头从M点顺时针旋转到N点的过程中 A.U2>

U1,U2降低 B.U2>

U1,U2升高 C.U2EkB C.SA=SB D. 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2 V,内阻为2 Ω,四个电阻的阻值已在图中标出.闭合开关S,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路端电压为10 V B.电源的总功率为10 W C.a、b间电压的大小为5 V D.a、b间用导线连接后,电路的总电流为1 A 9.如图所示,一只猫在桌边猛地将桌布从鱼缸下拉出,鱼缸最终没有滑出桌面.若鱼缸、桌布、桌面两两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相等,则在上述过程中 A.桌布对鱼缸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B.鱼缸在桌布上的滑动时间和在桌面上的相等 C.若猫增大拉力,鱼缸受到的摩擦力将增大 D.若猫减小拉力,鱼缸有可能滑出桌面 第II卷

三、简答题:本题分必做题(第

10、11题)和选做题(第12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0.(8分)小明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某一金属电阻的阻值R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已知该金属电阻在常温下的阻值约10 Ω,R随t的升高而增大.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控温箱用以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值. 实验时闭合S,先将开关K与1端闭合,调节金属电阻的温度,分别记下温度t1,t2,…和电流表的相应示数I1,I2,….然后将开关K与2端闭合,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实数再次为I1,I2,…,分别记下电阻箱相应的示数R1,R2,…. (1)有以下两电流表,实验电路中应选用 . (A)量程0~100 mA,内阻约2Ω (B)量程0~0.6 A,内阻可忽略 (2)实验过程中,要将电阻箱的的阻值由9.9 Ω调节至10.0Ω,需旋转图中电阻箱的旋钮 a 、 b 、 c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将旋钮a由

0 旋转至

1 ②将旋钮b由

9 旋转至

0 ③将旋钮c由

9 旋转至

0 (3)实验记录的t和R的数据见下表: 温度t (℃) 20.0 40.0 60.0 80.0 100.0 阻值R (Ω) 9.6 10.4 11.1 12.1 12.8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答题卡的方格纸上作出R―t图象. 由图线求得R随t的变化关系为R=Ω. 11.(10分)某同学用如题11-1图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一根细线系住钢球,悬挂着铁架台上,钢球静止与A点,光电门固定在A的正下方.在钢球底部竖直地粘住一片宽带为d的遮光条.将钢球拉至不同位置由静止释放,遮光条经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时由计时器测出,取作为钢球经过A点时的速度.记录钢球每次下落的高度h和计时器示数t,计算并比较钢球在释放点和A点之间的势能变化大小ΔEp与动能变化大小ΔEk,就能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 (1)ΔEp=mgh计算钢球重力势能变化的大小,式中钢球下落高度h应测量释放时的钢球球心到 之间的竖直距离. A.钢球在A点时的顶端 B.钢球在A点时的球心 C.钢球子啊A点时的底端 (2)用ΔEk=计算钢球动能变化的大小,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题11-2图所示,其读数为 cm.某次测量中,计时器的示数为0.0100 s,则钢球的速度为v=m/s. (3)下表为该同学的实验结果: ΔEp(*10-2J) 4.892 9.786 14.69 19.59 29.38 ΔEk(*10-2J) 5.04 10.1 15.1 20.0 29.8 他发现表中的ΔEp与ΔEk之间存在差异,认为这是由于空气阻力造成的.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4)请你提出一条减小上述差异的改进建议. 12.【选做题】本题包括A、B、C三小题,请选定其中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多做,则按A、B两小题评分. A.[选修3?3](12分) (1)在高原地区烧水需要使用高压锅,水烧开后,锅内水面上方充满饱和汽,停止加热,高压锅在密封状态下缓慢冷却,在冷却过程中,锅内水蒸汽的变化情况为 . A.压强变小 B.压强不变 C.一直是饱和汽 D.变为未饱和汽 (2)如题12A?1图所示,在斯特林循环的p?V图象中,一定质量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B→C的过程中,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目 (选填 增大 、 减小 或 不变 ),状态A和状态D的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图象如题12A?2图所示,则状态A对应的是 (选填 ① 或 ② ). (3)如题12A-1图所示,在A→B和D→A的过程中,气体放出的热量分别为4J和30J.在B→C和C→D的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分别为20J和12J.求气体完成一次循环对外界所做的功. B.[选修3―4](12分) (1)一艘太空飞船静止时的长度为30m,他以0.6c(c为光速)的速度沿长度方向飞行经过地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m B.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该飞船的长度小于30m C.飞船上的观测者测得地球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D.地球上的观测者测得飞船上发来的光信号速度小于c (2)杨氏干涉实验证明光的确是一种波,一束单色光投射在两条相距很近的狭缝上,两狭缝就成了两个广元,它们发出的光波满足干涉的必要条件,则两列光的 相同.如图所示,在这两列光波相遇的区域中,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如果放置光屏,在 (选填 A 、 B 或 C )点会出现暗条纹. (3)在上述杨氏干涉试验中,若单色光的波长λ=5.89*10-7m,双缝间的距离d=1mm,双缝到屏的距离=2m.求第1个亮光条到第11个亮条纹的中心 C.[选修3-5](12分) (1)贝克勒尔在120年前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现象,如今原子核的放射性在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下列属于放射性衰变的是 . A.B. C.D. (2)已知光速为c,普朗克常数为h,则频率为μ的光子的动量为 .用该频率的光垂直照射平面镜,光被镜面全部垂直反射回去,则光子在反射前后动量改变量的大小为 . (3)几种金属的溢出功W0见下表: 金属 钨钙钠钾铷W0(*10-19J) 7.26 5.12 3.66 3.60 3.41 用一束可见光照射上述金属的表面,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些能发生光电效应.已知该可见光的波长........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