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2015-08-31

第二节 建筑退让 建筑物退让基地边界、城市道路、公路、河道、电力线路、地下管线的距离,除符合消防、环保、防灾和交通安全等国家有关规范外,还应当符合已批准的详细规划和本章规定. 沿建筑基地边界布置的各类建筑,其离边界距离应按以下规定控制,但离边界距离小于消防间距时,应按消防间距控制.

(一)低层、多层建筑后退基地东、西边界不小于3米,后退基地南边界不小于5米;

高层建筑后退东、西、南边界均不小于7米.

(二)当基地北侧界外为未建设的规划居住、文教、卫生类日照分析对象用地时,建筑后退基地北边界的距离不小于建筑高度的1/2. 当基地北侧界外为已建设的居住、文教、卫生类日照分析对象和非居住、文教、卫生类日照分析对象用地时,低层、多层建筑后退基地北边界不小于5米,高层建筑后退基地北边界不小于7米.

(三)当基地界外为规划道路、河道、绿化、高压走廊时,建筑后退基地边界的距离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

(四)建筑后退基地边界的距离应当符合本规定.因基地条件限制不能符合时,须与相邻地块产权人签订协议并经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在确保满足有关规范的条件下,可适当缩减建筑后退基地边界的距离. 沿城市道路两侧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物,其后退距离应视规划道路的红线宽度、性质和视距三角形的要求确定.视距三角形的后退,宽路窄路相交的交叉口按照窄路控制(窄路的宽度为26米及以下),宽路与宽路相交的交叉口按照较宽路控制,具体按照表5执行. 表5: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表 道路红线宽度d(米) 建筑物后退道路红线的最小距离(米) 高层建筑 多层建筑或裙房 高层退交叉口 多层建筑或裙房退交叉口 12≤d≤26

8 5

9 8 2680米A10.9 0.8

(三)沿路(街)建筑物长度大于100米的板式建筑的建筑高度,应根据街景要求由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确定.

(四)道路交叉口的建筑高度,按宽路计算,但沿窄路部分的建筑长度超过30米时,超出部分的建筑高度按窄路确定. 居住建筑的层高不宜超过2.8米;

商业建筑底层层高不宜超过5.8米. 沿城市道路的居住建筑基地围墙高度不得大于2.2米,并应透空设置,透空率应不小于70%,其与建筑后退道路红线距离内应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建筑沿城市主、次干道立面不宜设置敞开式阳台,且原则上不放置外露式空调器,确需放置时必须做隐蔽处理且不能影响建筑立面效果. 建筑物的形式、体量、高度、色彩等,应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六章 城市设计导引 通过对建筑、空间、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控制,突出整体环境特征,加强景观界面设计,突出区块滨水景观优势,实现自然景观、人文要素与建筑、城市空间进行有机融合,打造生态宜居的现代住区. 城市设计引导 本规划区空间景观系统以河流和主要道路两侧的线性开放空间为依托,打造视觉景观廊道,在河流交汇处重点打造景观节点,从而形成 点-线-面 结合的生态景观网络系统. 核心景观区:在四条河、五丰公路边河交汇处公园绿地打造本规划区核心景观区,展现本规划区的自然景观风貌,为居民提供一个茶余饭后、休憩消遣的好去处. 次要景观节点:在河流交汇处、河流与主要道路交汇处规划次要景观节点,形成多点多面的城市景观. 景观轴线:沿四条河、五丰公路边河、五丰中心河等滨水空间,形成线性城市滨水空间,打造视觉景观通廊. 景观界面:沿金清大道、G228国道两条主干路打造景观界面,塑造区块形象. 本片区内的公共空间必须为所有人(包括残疾人)提供安全舒适的通道.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