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2015-05-10
宜章县2018年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实施方案 为稳步发展全县粮食生产,提升粮食品质和生产效益,进一步发挥我县水稻生产优势,根据《湖南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全省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实施方案〉的通知》(湘农发〔2018〕35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根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绿色发展为引领,以品牌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推动基地建设、企业发展,增加中高端粮食有效供给,促进我县粮食产业发展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生产主导向品牌引领转变.

(二)目标任务.在高档优质稻区内实行 一片一种 ,建立达到 品质高档化、种植区域化、环境优良化、栽培无害化、产销订单化 的标准化生产基地11万亩以上;

大面积种植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品质达省标一等或二等、国标一等优质稻品种.确保全县优质稻面积稳定在35万亩以上,优质率达70%以上.

二、实施地点和种植面积 项目实施地点主要在天塘、笆篱、赤石、里田、瑶岗仙、梅田、浆水、黄沙、迎春、长村、栗源、关溪、岩泉等17个乡镇,以晚稻种植为主,在黄沙镇、岩泉镇、笆篱镇分别创办1个万亩以上高标准示范片.实施面积见宜章县2018年湘米产业基地种植安排表(附件4).

三、实施关键技术 在同一片区内实行 六统一 ,即:统一种植模式及技术指导,统一种植国家或省级审定的品质达省标一等或二等、国标一等优质稻品种,统一播种期,统一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机械收割.创建 公司+合作社+农户(大户、家庭农场) 高效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标准化生产基地. 项目关键技术措施是集成高档优质稻栽培技术,建立和完善高档优质稻栽培技术体系,加强高档优质稻栽培技术的集成推广,做到 良种、良法、良田、良态 紧密结合.选好高档优质稻品种,重点发展晚稻高档优质稻,以泰优

390、隆晶优

1212、泰优

98、桃优香占、玉针香等优质稻品种为主;

改水育秧移栽为以旱育秧或半旱育移栽为主,合理密植;

选择成片无污染地块,推进机械化生产;

实行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改农民盲目防治病虫害为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使用配方肥,改粗放用肥为测土配方施肥.

四、主要措施

(一)组建工作班子,明确工作职责 1.成立项目领导小组.成立宜章县2018年做优做强湘米产业工程项目领导小组,由省农业委粮油处处长戴魁根,县委书记王建球,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润槐,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胡晓春任顾问,县委副书记傅景龙任组长,县政府副县长李进勇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联系农业工作的副主任,县农业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粮食局)、县烟草办、县气象局及各项目区乡(镇)长为成员(附件1),主要负责:审核项目实施方案;

争取项目资金,确保项目顺利进;

协调好行政、技术等有关单位的关系,为项目建设提供条件,加快项目实施步伐;

制定奖励措施,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抓好督促检查.县政府领导按照联系乡镇分片、分区落实责任制,有关行政部门按照农时季节包片督导.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由蔡由忠兼任办公室主任,欧君华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项目实施.项目乡镇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好有关单位的关系,组织本区域相关责任人深入农户,广泛宣传发动,落实配套技术,确保项目 绿色优质、稳产高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 2.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协作组.由省农业委粮油处副处长宋志荣、市农业委粮油科科长刘声界任技术顾问,县农业局总农艺师欧君华任组长,县农业局粮油站、科教站、植保站、土肥站、种子管理站及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为成员(附件2),负责集成组装配套技术,印发技术宣传资料,进行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督促落实惠农政策,抓好物化补贴等工作.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