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bingyan8 2015-03-07

创新 厂校共育、分段实施 等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协同,产学互融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立足岗位、融入标准 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 筑巢引凤、引凤筑巢 建设融教学实训、社会培训、产品生产、技能鉴定、科技研发、成果推广等于一体的 黄河三角洲高技能人才实训广场 ,建成 双高 人才培养的示范区,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实施名师、双师、干部培训三大工程,建成高职 双师 教育教学人才的集聚区,办学治校能力显著提升;

建立校企合作的立项、研发、应用、推广一体化的成果开发模式,实施 金钥匙 培训工程,积极扩大校际交流和国际合作,建成优质职教资源的辐射区,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到2013年,全面提升学院的办学活力、办学效益、服务能力、管理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建成国家骨干高职院校. ――以董事(理事)会为主要形式,成立市、校、院(专业)三级校企合作组织,形成 开门开放、多元多样 的办学体制和 矩阵组织、项目管理 的内部管理机制,增强办学活力. ――针对纺织家纺等六大支柱产业,建立专业调整和优化机制,7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多途径、多形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到2013年,开发创新7个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68门优质核心课程,开发配套的立体教学资源;

校内生产性实训学时达到实训总学时的80%以上;

毕业生 双证书 获取率达到90%以上. ――创新实践 校中厂、厂中校 的校企共建共管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到2013年,校企共建89个实训中心(实训室),建成融教学实训、社会培训、产品生产、技能鉴定、科技研发、成果推广等于一体的 黄河三角洲高技能人才实训广场 ;

300家长期稳定校外实训基地;

生产性实训时间达到实践教学总时间的80%以上,学生顶岗实习留用率达到50%以上. ――实施名师、双师、干部培训三大工程.到2013年,培养30名、聘用15名的专业带头人,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以上,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以上.制定专业教师服务企业管理办法,企业研修纳入职称量化赋分指标体系;

制定企业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和兼职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兼职教师评审讲师28人、副教授5人;

聘用的专业教师须有2年以上行业企业经历. ――通过 校企合作*专业建设 矩阵组织,发挥利益相关方作用,构建

4321 质量监控体系;

校企共同制定学生考评标准,采取学校与企业、技能考核与知识考试、过程测试与期末考核、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鉴定等 四结合 评价法. ――面向黄蓝经济发展,服务企业和社会需求,3年内承担各级各类纵向课题30项,面向中小企业完成委托课题30项,申请专利10项,技术服务收入达779万元;

实施 金钥匙 培训工程,面向农村、企业、社区,开展社会培训达87000人次;

面向企业职工、社会成员及中职毕业生,提供继续教育2000人次;

开展区域职教师资培训达300人次,中职生培训达3000人次;

扩大与中西部院校的对口交流,对口交流中西部院校达到12个;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合作交流院校达到15家. 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 项目 2011年9月2012年9月2013年7月 办学体制机制创新和 校企合作 制度建设 项目建设目标: 成立滨州市校企合作委员会、滨州职业学院理事会、二级学院(专业)董事会或理事会等三级校企合作机构,优化校企合作办学环境,促进企业主动参与学校专业建设和教学过程;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