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uangshuowei01 2014-10-01
附件1 北京市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标准

1 全民健身组织保障 1.

1根据市、区人民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本辖区公民健身需求,制定并落实本辖区全民健身工作的年度计划. 1.2街道应统筹利用经费、场地设施等全民健身资源,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为全民健身提供服务. 1.3全民健身活动经费应列入街道财政预算,全民健身活动经费应用于本街道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建设、全民健身休闲活动、全民健身宣传工作、全民健身生活化建设新建、共享、租赁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购买全民健身服务等. 1.4街道应制定为本辖区居民提供体育健身活动的优惠政策. 1.5街道应充分发挥第三方服务团队、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志愿者的作用,参与街道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器材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组织与管理工作.

2 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2.1街道应健全全民健身工作协调机制,吸收辖区内单位、全民健身协会、全民健身团队、基层体育组织的负责人参与建立本辖区的综合性健身社会组织,支持综合性健身社会组织为辖区内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 2.2街道所辖社区应组织成立社区体育协会,并在街道备案;

社区体育协会的主要组织者应不少于3名社会体育指导员,其中应有1名二级(或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 2.3街道所辖社区应引导、支持、鼓励居民成立全民健身团队不少于3个,每个团队有固定的健身项目、固定的健身场所,至少有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2.4应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街道所辖社区均每千人配备社会体育指导员3.4名,街道应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全民健身指导服务. 2.5街道应组织体育骨干、社会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志愿者培训和交流等活动,组织的活动每年应不少于2次. 3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配置 3.1街道应建有至少一处文体中心/街道全民健身中心,并符合以下基本配置(任选3项) 3.1.1室内乒乓球室,标准场地2片;

3.1.2健身操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3.1.3器械健身房,心肺练习器(跑步机、健身车等)不少于3台、有适量的哑铃、杠铃等力量练习器;

3.1.4室内羽毛球馆,4片标准羽毛球场地;

3.1.5小型游泳场地,体育场地设施应符合GB19079.1的要求. 3.2 其他室内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应符合DB11/T 1333―2016中5.

1、5.2的要求,占所辖社区总量的30%. 3.3不符合室外场地设施配置要求的街道,可在保证15分钟健身圈的前提下,利用辖区内场地设施资源,向专业的、合法的体育健身场所、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采取购买、共享、租赁的方法,弥补室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不足,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并符合本标准3.2的要求.

4 全民健身休闲活动 4.1街道应指导、支持社区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体育生活化社区建设. 4.2街道应提高辖区居民的科学健身意识,大力宣传和推广体质促进项目以及锻炼方法,提升体质促进项目的影响力,每年组织体质促进项目活动至少一次. 4.3街道辖区居民每周锻炼一次的人数比例60%以上,每周至少参加三次、每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人数比例50%以上. 4.4应发展街道居民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体现区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运动项目,特色/传统体育项目有3项以上. 4.5应开展形式多样的街道全民健身休闲活动,街道每年应举行包括5个项目以上的综合性运动会1 次. 4.6街道应配合教育部门和家庭,每年针对青少年组织开展青少年趣味体育活动不少于2次. 4.7街道应每年组织参加市、区各类全民健身活动或赛事不少于3次. 4.8在冬季积极开展冰雪项目体验活动.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