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贾雷坪皮 2014-09-08
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学习,大家完成了作业,现将本班学员的优秀作业剪辑,供大家学习借鉴.

1.说出建立与定义物理概念的方法: (1)观察法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液体的沸腾特点 (2)等效替代法 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 用2个一样的蜡烛 学习伏安法测电阻之后,要求学生设计一个实验,在上述实验中缺少电压表或电流表,其它器材不变,另有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供选用,要求测出未知电阻 (3)控制变量法;

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影响电热功率大小的因素、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决定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等等 (4)转换法;

煤油吸热,观察煤油温度变化 磁性强弱,看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5)实验推理法;

(理想实验法) 牛顿第一定律 真空不能传声 (6)类比法等. 水压和电压类比, 水流和电流类比 (7)建立理想模型法;

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8)累积法 求微小物体的质量 2.总结物理规律有哪几种基本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您是如何让学生体会并应用这些方法的? ?答:物理规律的建立,离不开实验和数学推理,更离不开物理思维.在总结不同的物理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理清这些思维方法,学会分析规律建立的基本步骤,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规律,学习科学方法,发展能力.也为物理规律的教学提供了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物理规律的建立过程主要有三种途径:实验归纳,理论分析,提出假说. 1.实验归纳:即直接从实验结果中分析、归纳、概括而总结出物理规律的方法.这就要求规律的总结者,要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基础,通过对这些事物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所具有的共同本质属性,再用归纳的方法,推知这种本质属性确实是这类事物共同具有的.建立物理规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有必要的物理知识作基础,大量的实验事实为依据,通过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共同作用,利用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实验、假说等各种思维方法,通过直觉的洞察、灵感的激发、想像的发挥、假说的试探,对观察实验结果和原有的理论进行综合的、全面的、深入地研究和探索. 例如通过实验使学生定性地认识电流流过导体所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电阻、时间有关,而且随其增大而增加.之后,再设计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并将实验数据记入表格中.然后,根据数据引导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的分析,总结出规律.这是经典物理学中建立的物理规律常用实验归纳法.这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应用最广的方法.例如,欧姆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都是实验归纳的结果. 2.理论分析 理论分析就是利用已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通过逻辑推理或数学推导,得出新的物理规律的方法.常见的有理论归纳和理论演绎两种. (1)理论归纳 理论归纳就是利用已有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经归纳推理,推导出更普遍的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在物理学发展史中,如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建立,是在动能、势能、机械能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焦耳定律等概念和规律建立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建立起来的. (2)理论演绎 理论演绎就是利用较一般的物理规律,经逻辑推理或数学推理,推导出特殊的物理规律的思维方法.如物体的浮沉条件、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公式的推导等. 3.假说方法 假说是物理学发展的基本形式,也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物理假说就是物理研究者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物理原理和事实,通过思维加工,对未知的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规律所做的一种假定性说明和解释. 通过提出假说来建立物理规律的过程是首先对以往经验和事实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提出假定性的理论,再通过观察实验和经验事实进行检验.为证实假说是否正确,必须按假说的内容、目的及所提供的线索和方向进行实验、观察,如果假说被证明是正确的,新的规律就建立了.例如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时,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和深度有关.通过实验证实后,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如欧姆用类比法类比热流规律,研究电现象提出假说:导线两点之间的电流大小也可能正比于这两点之间的某种驱动力.他把它称为驱电力,即现在说的电势差.随后欧姆用实验验证了他类比推理中得出的这个假说,建立了欧姆定律. 一般,初级阶段的学习较多采用实验归纳法,高级阶段的学习较多采用推理和假说法. 3.在视频中演示了 土电话 声学实验和一个名为 魔盒 的光学实验,请您结合自身教学对这两个实验的设计进行评价和改进. 土电话 的声学实验设计 土电话 的做法是:用两个纸杯和一根细绳(羽毛球拍上拆下来的细绳),再加上一个256音叉就可以了.然后,让细绳两头穿过纸杯底部打上结拉紧.实验时,纸杯一端用音叉轻敲.接着,将另一端纸杯放在耳边听,能听到声音.实际上,这是一个演示固体传声的实验.音叉轻敲,通过空气传声是听不到声音的,而通过 电话 能听到声音.这是声音通过细绳传声到另一端纸杯上的原因.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方法:将绳子中间部分打个活扣直接系在音叉上.然后,轻敲音叉,在两头的纸杯都能听到声音,变成了多路传声. ? 魔合 的光学实验设计 观察魔合能看到里面有不同的景象,一会儿是这种景象,一会儿是那种景象,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魔合是依据光学原理制成的.里面结构是经过精心安排设制的.打开魔合,里面中间是一片玻璃片将两个部分分开,在上下两个部分里都有一个图象片子.利用遮光板的遮光效果,分别能看到这两个图片.当遮光板把下面部分遮住时,我们看到的是上部分,图片经平面镜反射,被我们看到.当遮光板遮住上部分时,在下部分被光照得很亮,图片经光的折射,被我们看到.所以,看到又一个景象.魔合是依据光的对比现象,在明和暗两种情况都同时存在时,会影响了我们的视觉.例如,夜间开车驾驶室灯开很亮,就会影响我们看见窗外物体.还有教室黑板反光现象等等.都是这类现象. ?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2006年6月修订 司南 版)8年级第151页至第152页.本节内容是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强等知识之后的延伸,是区别于静止状态下的压强知识,对于学生全面了解的压强知识有较大帮助.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有一定的实验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科学奥秘有强烈探知的愿望.但不善于对实验现象的解释和归纳,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加引导. 学生在学习了固、液、气静止时产生压强的知识后,习惯于套公式进行计算,对 静止状态下产生压强 有思维定势.对 流体流动时的压强与静止液体的压强不同 难于理解.教学中要抓住学生对探究小实验和 飞机是如何升上天空的 等感兴趣的问题展开. 设计思想 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线,以小组协作为形式,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现情景,通过师生交流、互动,制定科学探究的方案,以有趣的小实验激发物理学习兴趣.通过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首先,从液体和气体的压强的共性引入课题,通过情景设置和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猜测,进而过渡到本节的重点,即探究验证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几个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问、学会猜、学会做、学会想. 其次,通过升力的产生和生活中的流体现象的分析,突破本节难点,即用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来分析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的理念.让学生感悟到物理现象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的奇妙现象. 最后,在教学的结尾,试图在作业布置方面作一些尝试.通过 教学链接 布置学生课后思考,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优势,使作业更多地向课外延伸,走向社会,走向开放. 教学目标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