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4-09-08

3、Cu(NO3)

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正确的分析是( ) A.如滤液中含有Cu(NO3)

2、Fe(NO3)

2、Zn(NO3)2,则滤出的固体中只含有Ag B.如滤液中含有Fe(NO3)

2、Zn(NO3)2,没有Cu(NO3)2,则滤出固体中有Cu、Ag,可能有Fe C.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则滤液中有Zn(NO3)

2、Fe(NO3)2,没有AgNO

3、Cu(NO3)2 D.如滤出固体中有Ag、Cu、Fe,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

2、Fe(NO3)2,可能含Cu(NO3)2 20.(1分)下列各组转化关系中的反应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其中的 → 表示某种物质可步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三种物质不符合对应 转化关系 的是( ) 选项 A B C D 转化关系 物质 甲H2O2 C CaCO3 CuCl2 乙O2 CO CO2 Cu 丙H2O CO2 Na2CO3 CuO A.A B.B C.C D.D

七、填空题(共19分) 21.(6分)如图是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结合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上述物质中产生温室效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和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物质是 ;

②根据以上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③图中 表示的物质属于 (选填序号): a.单质 b.氧化物 c、化合物 d、混合物 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lmol氮气分子约含有 个氮原子. 22.(8分)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并恢复到原温度后现象如图1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t1℃时,KNO3的溶解度是 g/100g 水;

②烧杯甲中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填 是 否 或 无法判断 ) 其中溶解的溶质是 ;

③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的变化影响较大的是 ,若要提纯混有少量KC1的KNO3,采用的方法是 ;

④将t1℃时5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g;

⑤关于图中烧杯内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甲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烧杯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B.温度升高到t2℃时,烧杯乙中固体一定全溶解,并成为不饱和溶液(不考虑水的蒸发) C.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混合,充分搅拌后,烧杯中一定还有剩余固体 D.将温度升高到t2℃时,两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不考虑水的蒸发) 23.(8分)如图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发生过程中各项的变化,请分析: ①图一用滴管滴入一定量的溶液后,烧杯中的溶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滴管中的试剂是 ,此时是图二中的 (填 A 、 B 或 C )点,继续滴加该试剂,得到完整的图

二、图三.根据图

二、图三的变化分析,判定此反应发生的依据分别是 、 ;

②图三C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

③在没有指示剂的情况下,下列试剂不能帮助确定上述反应是否发生的是 . a.铁粉 b、AgNO3溶液 c、Na2CO3溶液

八、简答题(21分) 24.(6分)请用提供的药品完成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取,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仪器名称:a 、b ;

②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是 ;

化学方程式是 ;

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a.加热 b.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 c.检俗爸玫钠苄 d.熄灭酒精灯 e、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f、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写序号) ③用装置B制取二氧化碳,无法对反应进行控制,请从图中选取装置 (填序号)取代B中的单孔塞,以控制该反应,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25.(3分)为测定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假设二氧化碳全部从溶液中逸出,不考虑试剂的挥发)实验如下:将小烧杯中的稀盐酸倒入盛有5克碳酸钙粉末的大烧杯中,记录电子天平的示数直至充分反应(如图乙);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