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王子梦丶 2013-10-18

常规和异常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危险源辨识 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

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

电能可造成触电;

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为主.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

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参见附录B.3) 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和后果.(参见附录B.4)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方法 企业可选择DB37/T 2971中推荐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本标准使用风险矩阵(LS)法(参见附录C)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评价. 风险评价准则 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方的投诉. 风险评价与分级 风险点级别确定 企业应依据风险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风险按照从高到低分为5级:

1、

2、

3、

4、5或A、B、C、D、E.其中,1级或A级为最高风险,5级或E级为最低风险.具体如下: E级\5级\蓝色:稍有危险(或可忽略风险/低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需要控制措施的纳入风险监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低风险).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危险源的管理,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

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一般风险),需要控制整改.部(处)室级(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负责危险源的管理,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具体落实;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