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牛牛小龙人 2013-07-18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6分) 20.(8分)食盐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善实验室除去粗盐中泥沙等难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 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除了能除去粗盐中的CaCl2外,它还有一个作用是Na2CO3+BaCl2===BaCO3↓+2NaCl(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②通过操作Ⅲ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NaOH、NaCl、Na2CO3(用化学式表示). (3)若有20 ℃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不饱和溶液,要将其变成20 ℃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以满足化工生产的需要,可采用的最简便操作方法是加入足量的氯化钠固体,搅拌,充分溶解后过滤. 21.(8分)A~E是五种不同类别的常见物质:铁、二氧化碳、氢氧化钙、氯化铜、硫酸中的某一种,B常用于中和酸性土壤,E属于酸类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物质间可以相互反应,虚线表示物质间不能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化学式为H2SO4,B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H2SO4===CaSO4+2H2O,该反应的类型是复分解反应. (2)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3)虚线相邻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的是H2SO4→CO2.(填化学式)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2.(10分)(呼和浩特中考)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全部是氧化钙;

Ⅱ.CaO和CaCO3;

Ⅲ.全部是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有碳酸钙,其理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据此得出猜想Ⅲ不成立(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乙同学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其理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使有碳酸钙,加入的少量稀盐酸也会先消耗氢氧化钙,不会出现气泡. (3)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Ⅱ的成立.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有气泡产生(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和现象). 23.(11分)粗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MgSO4以及泥沙等杂质.初步提纯粗盐的实验流程如图: (1) 滤渣 是粗盐中含有的泥沙. (2)实验过程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分别是: 第一次:溶解时搅拌;

第二次:过滤时引流;

第三次:蒸发时搅拌;

第四次:将精盐从蒸发皿转移出来. (3)本实验从滤液中得到精盐,采用的是蒸发溶剂的方法而不用降低溶液温度的方法,参考溶解度曲线图(如右图)分析原因: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 (4)由右图可知,20 ℃时NaCl的溶解度为36g,本实验溶解3.6 g的粗盐,蒸馏水的最佳使用量约为100mL.增加蒸馏水的用量虽然能加快粗盐的溶解,但会引起的不良后果是蒸发结晶时所需时间长.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4分) 24.(6分)现有10%的Na2CO3溶液,请按照下面要求计算: (1)106 g上述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10.6g. (2)106 g上述溶液与足量10%的盐酸反应,最多可生成CO2多少克? 解:设生成CO2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