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喜太狼911 2013-06-19

(一)研制带加强板筋及混凝土振捣孔的非金属复合材料转体球铰;

对上下转盘结构进行创新性革新,用球面接触代替平面接触,设计并研制新型的接触面下凹的下转盘球面.有效解决现有球铰摩擦滑板布置不合理、固定不可靠及平面转盘半径过大、无法长距离运输、球铰下转盘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等问题,充分保证大吨位桥梁转体施工的便捷性和安全可靠性.

(二)桥梁转体临近并跨越国家一级电气化干线铁路,在跨铁路超宽超高大吨位桥梁转体施工安全和质量控制技术上,创新提出 减小转体T构悬臂长度待转体后再进行延续浇筑 的施工方法,并自主研制了系列装备、器具,降低桥梁转体的安全风险,提高施工质量,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三)研发基于物联网的桥梁支架结构变形全天候监测系统,运用激光测距及大数据分析和解析计算技术,实现对悬臂浇筑过程中挂篮变形的高精度实时监测,并实现对超过预警值的变形进行实时预警功能,开发了基于手机APP通讯的远程监控系统,提升了浇筑过程的安全监测和安全保障水平.

(四)研发基于北斗定位的桥梁全自动转体监测系统,将整个桥体、转体牵引动力系统、转体牵引控制系统和北斗定位系统相结合构建闭环,基于自主开发的软件系统结合实时监测转体过程,避免了传统全站仪成本高、人力投入多等不足,实现桥梁安全高效、高精度、智能化自动转体. 科技成果评价情况:经第三方专业科技成果评价机构―中科合创(北京)科技成果评价中心对该项目进行科技成果评价,项目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主要候选人对项目的贡献情况 第一候选人:郭相武,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工作单位:中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在本项目实施完成过程中,担任课题组组长,全面主持该课题,总体部署,确定总体研究方向、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结合多年的项目管理、施工管理、技术工作经验,总体把握项目进展,指导关键技术在现场的应用,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候选人:饶彪,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现场总负责人,负责针对技术难点和创新点进行技术攻关,牵头组织技术方案的编制,负责现场组织人员、设备实施桥梁转体工作,提出高墩T构浇筑、转体及延续浇筑方法,对创新点

一、二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三候选人:夏双仁,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云南省铁路总公司.在本项目实施完成过程中,负责技术指导,根据自己多年丰富的施工现场经验,为整个项目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提出结构安装精度及相对高差精确控制方法,对转体结构安装精度及施工质量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四候选人:高贯斌,技术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在本项目实施完成过程中,负责转体智能监测.结合实际制定智能监测总体技术方案,开发基于物联网的桥梁支架结构变形全天候监测系统和基于北斗卫星的桥梁全自动转体监测系统,进行现场试验、优化完善并实施,对创新点

三、四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五候选人:高树能,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中铁八局集团昆明铁路建设有限公司.在本项目实施完成过程中,负责总体方案的策划和编制工作,组织项目实施方案的研究、拟定工作,参与技术难点的技术攻关和创新点的提炼,为桥梁支架结构变形全天候监测系统和桥梁全自动转体监测系统开发提供思路和方向,对创新点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