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没心没肺DR 2013-06-09
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4.

1.1《几何图形(2)》 姓名 贺红霞 工作单位 盐池县第三中学 学科年级 七年级 上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一、课程标准要求 直观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展开图.

二、教材地位作用(用知识结构图说明)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是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锥、圆柱、球)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了解直棱柱、圆锥、圆柱的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想象相应的几何体,制作立体模型,在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初步认识图形是有效描述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初步应用图形与几何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图形与几何的兴趣,通过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活动,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学情调查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 从课程标准看,目前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学的与本节课相关的内容与要求有:直观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认识一些简单几何体的展开图.本节课是在学生以上的知识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应该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把前面两个学段学过的内容螺旋上升地提高一步,同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教学.但由于部分学生对小学阶段的知识掌握得不够好,空间观念不强,所以本节课要借助一些具体的立体模型和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进行直观教学.

四、教学目标确定(从学段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具体化为本节课的具体要求) 知识技能:

1、经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活动过程,初步体会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

2、了解直棱柱、圆锥等简单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

3、能根据展开图初步判断立体模型. 数学思考:

1、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

2、通过动手观察、操作、类比、推断等数学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发展形象思维,掌握数学方法. 解决问题:

1、自己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如正方体)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

2、通过描述展开图,发展学生运用几何语言表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观念与图形的兴趣,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参与交流的意识.

五、重点、难点 重点:识别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等)的展开图. 难点:

1、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正方体的简单组合体的平面图.

2、根据展开图判断立体模型.

六、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如图,是一个工件的立体图,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二、探索新知 活动1:如图,一个由9个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这个图形,各能得到什么平面图形? 活动2:如图,是一些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用它们能围成什么样的立体图形?把它们画在一张硬纸片上,剪下来,折叠、粘贴,看看得到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