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达达恰西瓜 2013-06-04
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规范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二一八年二月 目录

第一章 机构职责及人员设置

1

第二章 人群病情调查

5

第三章 病例报告与管理

8

第四章 人群化疗

10

第五章 晚期血吸虫病病人调查与救治

13

第六章 家畜查治和管理

17

第七章 钉螺调查

20

第八章 钉螺控制

23

第九章 健康教育

27

第十章 改水改厕及个人防护

30 第十一章 疫情监测

34 第十二章 风险评估

40 第十三章 疫点及突发疫情处置

42 第十四章 信息管理

46 第十五章 督导与考核

48 第十六章 附录

51

一、 血吸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基本配置

51

二、 血吸虫病查病技术规范

53

三、 血吸虫病病例报告和管理规范

63

四、 血吸虫病病原治疗技术规范

67

五、 晚期血吸虫病人外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

70

六、 晚期血吸虫病人内科治疗救助项目技术方案(试行)

71

七、 家畜血吸虫病查治技术规范

72

八、 钉螺调查技术规范

76

九、 药物灭螺技术规范

84

十、 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农村改厕技术规范(试行)

90 十

一、 全国血吸虫病监测方案(2014年版)

91 十

二、 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技术方案

92 十

三、 血吸虫病疫点处置方案

97 十

四、 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

100 十

五、 血吸虫病防治地区达标考核验收方案

101 十

六、 血吸虫病消除工作评估方案

102 为加快我国消除血吸虫病工作进程,指导各地科学、规范地实施消除血吸虫病工作及消除后的监测巩固工作,实现全国消除血吸虫病的终期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血吸虫病防治条例》、《血吸虫病控制和消除》(GB15976-2015)、《血吸虫病诊断标准》(WS261-2006)和《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15年版)》(国卫办疾控发〔2015〕53号),我们组织对2006年原卫生部发布的《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工作规范》进行了修订,形成本工作规范.

机构职责及人员设置 机构设置 国家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设立从事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的专业机构(以下简称国家级机构);

血吸虫病防治和监测地区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中设立从事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的专业机构(以下简称省级、市级、县级机构);

血吸虫病防治和监测地区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中设立承担血吸虫病预防控制和/或监测任务的防治科(组),或由县级机构派出防治工作组(以下简称乡镇级机构). 职责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国家级机构 为制定血吸虫病防治/消除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标准、规 范及防治规划等提供技术支持;

承担全国血吸虫病防治/消除工作的技术指导、效果评价、质量评估;

负责全国血吸虫病疫情和防治信息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开展疫情、防治信息等资料的汇总、分析、报告及反馈;

建立并完善血吸虫病监测预警、应急响应系统,参与、指导病例调查和管理,以及血吸虫病疫点、突发或灾害性疫情的调查、处置和评估;

指导、开展血吸虫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承担国内外血吸虫病防治专业技术骨干技能培训,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提供规范性指导;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