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丑伊 2013-03-03

财政收入由7.37亿元增加到28.05亿元,年均增长30.7%;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52.8亿元增加到88亿元,年均增长10.7%;

固定资产投资由115亿元增加到238亿元,年均增长1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5.9亿元增加到70亿元,年均增长8.8%;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5380元,年均增长21.4%.2013年挤进了中部百强县行列,2014年在中国最宜居十佳城市评选中位列榜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传统产业得到优化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逐步成长,绿色食品、新材料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正在形成.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到17家.旅游、文化、物流、电子商务等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中庙商业步街、江南风情街、耳街已相继成功打造为合肥市级和安徽省级特色商业街.现代农业高效发展,环巢湖北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已打造成省级园区.三次产业结构由12:54:34调整为10:58:32. 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环湖十二镇总体规划及巢湖市基本生态空间规划、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规划等重大规划.积极推进城市建设 十大工程 ,加快了城市建设,城市面貌得到明显改观.扎实推进美好乡村建设,2013年荣获全省美好乡村建设先进市(县)称号,黄麓镇洪家疃村成为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民村.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获得第一届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县级)、安徽省文明示范市(县).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抓住巢湖流域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机遇,积极推进环巢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国开行、亚行资金,加快环境治理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治理效果逐步显现.强化城乡环境治理.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工地扬尘、渣土运输、有烟烧烤的治理,引导社会黄标车提前淘汰,狠抓农作物秸秆禁烧和城区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工作,空气质量得到明显好转,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扎实推进 三线三边 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合肥市考核中总分位列第一.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十二五 期间全面完成民生工程任务,群众关注的住房、就业、上学、就医难问题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有序开展 六五 普法、经济普查及双拥共建、兵员征集等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道路运输、矿山开采、烟花爆竹等领域 打非治违 活动扎实有效,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加强.大力开展平安巢湖建设,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指数位居合肥市前列. 改革开放水平提高.积极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推进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稳步实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推行 先照后证 ;

深化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和政府购买社会服务;

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村产权交易试点工作;

稳妥推进其他方面改革.积极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 十二五 期间共完成招商引资682亿元.积极开展与央企合作工作,加强与中粮、中材、中广核、华能等十余家央企合作,与央企签约项目总投资超300亿元. 十二五 期间取得的成效,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全市上下坚持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奋力赶超,努力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在产业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社会民生事业发展、改革创新等方面实现了突破,全市人民更加坚定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凝聚了奋力赶超的决心,这些都为 十三五 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还要清楚地认识到 十二五 时期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由区转市的思维局限和体制积弊,仍然制约思想、阻碍发展,导致发展中突破不够、创新不多;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