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2019-12-14
长宁县经商科技局 关于白酒产业现状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掌握全县酒类企业生产经营现状,县经商科技局组织相关力量,对全县酒类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县酒类企业产能现状 截止2016年底,我县持有《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的白酒生产企业共17家,其中规模以上酒类企业11家,全县白酒生产设计产能约8万吨,全年实际产量约3万吨.其中:浓香型产能6万吨,实际产量2.2万吨;

酱香型产能1.2万吨,实际产量0.3万吨;

清香型产能0.8万吨,实际产量0.5万吨.从下图1可以看出,8家重点酒企的实际生产能力远低于设计产能,产能利用率仅36.7%,产能利用严重不足.

二、全县白酒销售现状

(一)自产自销形式为主,专业销售公司缺乏. 全县除国美酒业、竹海酒业旗下有专门的销售公司外,其他企业均无自己的销售公司,工厂直接接单对外销售销售模式单一,缺乏专业销售人员.

(二)基酒销售为主,品牌销售为辅.目前,品牌酒(瓶装酒)打造较为成熟的仅有竹海酒业、国美酒业、安宁烧酒、宜人坊酒业等极少的几家企业.惠氏酒业、金竹酒业虽然在全力以赴做品牌,但收效甚微,品牌酒占比小,仍以原酒销售为主.酒都实业、刘氏酒业、神泉、川竹液、江老玖、口福缘、福来酒厂、金五液、大湾酒厂等酒企也主要销售原酒,品牌建设发展慢、促销难、数量小、贡献低.

(三)散装销售为主,包装销售为辅.原酒也叫基酒,其以散装形式销售,而品牌酒也叫包装酒或瓶装酒,需要用酒瓶和包装盒进行包装销售,有自身的包装形式.从调查的8家企业2016年原酒和品牌酒销量看,原酒销量是品牌酒销量的6.8倍.其中,仅5家企业销售品牌酒. 表1:2016年长宁县重点酒类企业销售情况 单位:吨、万元 企业名称 2016年销量(吨) 2016年销售收入 (万元) 2016入库税金 (万元) 香型 主销售区域 原酒 品牌酒 原酒 品牌酒 原酒 品牌酒 国美酒业

85 145

126 1020

28 310 浓香、酱香 北京、四川、山东 酒都实业

1542 3779

720 浓香 山东、安徽、四川 竹海酒业

2570 78

6260 908

619 218 浓香 安徽、河南、四川 安宁酒厂

2125 815

6250 8915

200 100 清香 全国各地 晨贡酒业(原刘氏酒业)

25 60

2 清香 宜宾、泸州 宜人坊酒业

670 27

1875 525

250 12 浓香 湖南、四川 金竹酒业

200 20

800 200

25 20 浓香、酱香、清香 江苏、河南、四川 天翔酒业

200 480

68 浓香 安徽 合计

7417 1085

19630 11568

1912 660

(四)批发销售为主,零售销售为辅.当前,全县多数酒类企业的规模不大,主要销售中间产品原酒,其客户为其他大、中型品牌酒企,如:五粮液、洋河、剑南春等.原酒以批发销售为主,而品牌酒针对的客户主要是终端消费者,其以零售为主.

(五)省内市场为主,省外市场极少.我县品牌酒省外市场占有率极少,仅国美酒业在京东销售有一定的省外市场和安宁烧酒实行连锁店销售模式有省外市场,其他品牌酒多在本市、县销售.虽然竹海酒业在宜宾市有一定的知名度,但酒类行业竞争大,要打开全省市场还有一定的难度;

宜人坊酒业近两年大力发展品牌酒,在各区县设专职销售人员,租用私家车200余辆长期为宜人坊品牌打广告,并在宜宾、高县、长宁等区县设立了专卖店,但仍难拓宽白酒销售市场.

三、全县白酒品牌建设情况 近年来,我县白酒生产企业不断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截止2016年底,县内白酒生产企业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竹海酒业)、四川省著名商标2个(竹海酒业、君子酒业)和四川省名牌产品2个(竹海酒业、君子酒业)、知名品牌6个,中国白酒之都白酒金花企业2家(君子酒业、竹海酒业).市级研发中心1个.竹海酒业被评定为四川省酒类科研所 科技试验基地 ,2015年获得了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金奖.君子酒业1989年获 中国文化名酒 称号,1995年获 四川工业产品博览会金奖 和 四川省食品行业优秀产品 称号.

四、白酒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

(一)市场低迷,存量大、销售难. 1.存量大.近几年,因受塑化剂、勾兑门、禁酒令等因素影响,加上行业产能过度扩大,白酒供大于求,产品积压,导致全县白酒库存量大,全县白酒合计库存约70000吨.其中,国美酒业库存36000吨、竹海酒业库存4500吨、宜人坊酒业9875吨、酒都实业2042吨.

2、销售难.我县有 天然氧吧 和 生态家园 之称的国家AAAA级风景区――蜀南竹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天然形成了利于发酵微生物生存的环境.县内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独特的土壤、气候及天然竹根过滤的优良水质,生产出来的白酒品质好.因全县白酒缺乏有实力的品牌,导致散酒销售呈主流态势,多数酒企大量为水井坊、洋河大曲、伊力特、剑南春等国内知名品牌白酒企业提供基础酒.同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2013年起全国白酒销售市场一片低迷,从而直接影响我县白酒的产销量,白酒生产企业普遍处于存量大、销量低、限生产、限投入的窘境.

(二)诸多制约,品牌建设效果不佳. 我县酒类企业属于中小微企业,规模小,受资金、技术、市场等诸多因素制约,白酒品牌建设积极性不高、效果不佳.一是由于品牌建设投入大,时间长,长期投入资金回报率低,企业资金压力大,企业家投资信心不足,不敢投入;

二是由于我县品牌酒销售都是依靠单一的营销手段如广告、促销、渠道、终端等,缺乏系统的营销模式和创新的销售方式,品牌推广力度差.

(三)人才缺乏,酒企转型升级困难. 1.不重视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我县酒类企业大部分为本土企业,多数以家族式管理模式为主,在人情世故和短期效益上,企业为节省用工成本,把选人、用人限制在亲属圈,从而导致选人用人资源少.同时,多数酒企管理者思想保守,不愿引进高端管理和营销人才,接受规范的管理模式和系统的营销模式,导致企业管理水平难以提升. 2.不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我县地处西部偏远地区,整体经济远落后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内平均工资低于沿海地区,企业提供的薪资福利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技术型人才的期望,人才流失严重,企业缺乏凝聚力.同时,人才激励措施不足,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难以引进,许多中小企业既缺管理人才,又缺技术工人,尤其是网络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阻碍企业创新.人才的匮乏造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差,影响白酒企业转型升级和白酒行业健康发展. 3.不重视产品宣传推广和自身品牌建设.近几年,白酒市场低迷,企业效益不佳,多数企业资金缺乏,融资困难,甚至部分企业难以为继.同时,市场前景难以预测,企业不愿投入资金进行产品的推广和宣传,打造自身的品牌,培养专业的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企业经管人才的缺乏和不到位,限制了企业内部管理、市场拓展、技术沉淀及更新等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五、促进白酒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016年,国美酒业原酒单价约7.5元/斤,品牌酒单价约35元/斤,品牌酒销售单价是原酒的4.7倍,原酒入库税金约1.6元/斤,品牌酒入库税金约10.7元/斤,每斤品牌酒入库税金是原酒的6.7倍;

竹海酒业原酒约12元/斤,品牌酒单价约58元/斤,品牌酒销售单价是原酒的4.8倍,原酒入库税金约1.2元/斤,品牌酒入库税金约14.0元/斤,每斤品牌酒入库税金是原酒的11.6倍.通过对我县品牌酒销售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数据分析,以及对下表2和图2的观察,品牌酒销售单价远大于原酒,入库税金单价是原酒的几倍甚至十几倍,品牌酒的效益明显高于原酒. 表2:2016年长宁县重点酒类企业收入和缴税情况 企业名称 2016年销量(吨) 2016年销售收入(万元) 2016年销售单价(元/斤) 2016入库税金(万元) 2016年每斤酒入库税金(元/斤) 原酒 品牌酒 原酒 品牌酒 原酒 品牌酒 原酒 品牌酒 原酒 品牌酒 国美酒业

85 145

126 1020 7.4 35.2

28 310 1.6 10.7 酒都实业

1542 3779 12.3

720 2.3 竹海酒业

2570 78

6260 908 12.2 58.2

619 218 1.2 14.0 安宁酒厂

2125 815

6250 8915 14.7 54.7

200 100 0.5 0.6 晨贡酒业(原刘氏酒业)

25 60 12.0

2 0.4 宜人坊酒业

670 27

1875 525 14.0 97.2

250 12 1.9 2.2 金竹酒业

200 20

800 200 20.0 50.0

25 20 0.6 5.0 天翔酒业

200 480 12.0

68 1.7 合计

7417 1085

19630 11568 13.2 53.3

1912 660 1.3 3.0 图2:2016年长宁县重点酒企原酒和品牌酒销量、收入、税金占比情况

(一)完善行业交流平台,促进企业解放思想. 思想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财富.在当前的新经济形势下,企业要生存、要发展、要竞争,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企业家需要具备前瞻性和忧患意识,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摒弃 小富即安,小进则满 的习惯性思维,具备敢于进取精神和 二次创业 意识,带动长宁白酒转型升级,实现 二次创业 .相关部门强化服务意识,完善行业交流平台,通过白酒行业协会定期举办企业家解放思想提升管理素质培训会和建立多元化的白酒行业交流平台方便企业家相互交流,帮助企业管理者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素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加强白酒品牌建设,促进经济有效发展. 因各方面因素制约,我县品牌酒普遍销量低,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品牌酒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大力发展品牌酒,提高品牌酒销量.一方面,打造品牌酒,可提高白酒附加值,增加企业收入,提高企业知名度;

另一方面,打造品牌酒,涉及到白酒的后端加工,包括外观设计,产品包装等,增加劳动就业率,大大提高我县财政税收,拉动一系列配套产品和循环产业的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有效发展.如:安宁烧酒年份酒5-16万元/吨,每瓶白酒净重0.928斤,每瓶单价58元、88元、

128、198元,包装成本约增加30%(瓶子、盒子、广告费、仓储、物流、人工包装等),增加4个百分点税收(生产环节增值税、销售环节增值税).酒都实业1吨基酒成本约2万,收入约3.5万;

1吨品牌酒成本约10万,收入约36万.

(三)打造旅游产品,提高长宁知名度. 白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白酒从文学艺术创作、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白酒行业的发展,带动一产业和三产业的联动发展.尤其是品牌酒,其产品包装由于独特的视觉形象,在传递品牌信息,满足消费者欲望,影响消费决策方面愈加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品牌酒不仅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而且可以通过独特的包装外观传递长宁的本土文化、推介长宁的旅游资源,把酒文化渗透到生产、销售、消费中,鼓励企业建设彰显企业文化的白酒厂区和酒庄,如:竹海酒业正在打造的 竹海酒庄创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

鼓励企业引进个性化的包装策划公司,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包装设计出彰显个性既不哗众取宠,又不矫揉造作的产品来推动企业产品销售增长,打造白酒文化旅游产品,提高长宁知名度.

(三)加大品牌扶持力度,助力酒企健康发展. 我县白酒生产汇集了浓香、酱香、清香、竹香、芝麻香等各种香型.同时,我县地处 中国白酒黄金产区 的核心地带,有着生产优质白酒所需温度、湿度、土壤等自然条件,在中国白酒市场中拥有独特的优势.白酒行业是我县工业经济的三大支柱行业之一,2016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白酒产值占19.4%,因此加强对白酒行业的扶持应有所为,也一定能有所为. 1.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完善促进酒类产业发展的措施,从资金、人才、品牌建设等各方面全面加大对酒类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2.建议参照 振兴川烟 目标考核模式,以县委、县府名义发文推广长宁白酒. 3.建议县委、县府能以适当的方式统一要求我县各部门、乡镇及企事业单位公务接待用酒一律采用本县生产白酒,将乡镇、各部门公务接待宴席用长宁白酒情况统一进行督查考核(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白酒消费有近3/4是县外品牌酒),既缓解了白酒去库存难问题又起到了宣传我县白酒产品的作用. 4.加大长宁白酒宣传推广力度.建议县委宣传部、县教体文广局充分利用长宁电视台、长宁发布、LED等平台大力宣传推荐长宁白酒品牌,提高长宁白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引导消费者积极选购本地白酒产品,从政策上支持本地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和品牌酒销售力度.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