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R30273052 2019-12-08
中国制造2025余杭行动计划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 二0一六年九月 为准确把握全球科技和产业发展动态,深入贯彻《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纲要》、《中国制造2025杭州行动纲要》精神,加快推动余杭制造业创新转型、提质增效,提升余杭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建成制造强区,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的发展理念,以 八八战略 为总纲,按照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 的要求,抓住实施 中国制造2025 的战略机遇,顺应 互联网+ 发展趋势,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以产业 智能化、服务化、高端化、绿色化、国际化 为导向,加快企业梯队升级,优化发展空间格局,全面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把余杭区打造为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全省都市型制造强区的标杆、 中国制造2025 典范区.

(二)基本原则 创新发展.将创新作为余杭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引擎,不断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积极推进制度供给创新,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发展动能,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从 工业强区 向 创新强区 转型. 融合发展.坚持将融合作为制造业提升发展的重要路径,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渗透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的互动融合、制造业与城市化的协同融合,重构制造业价值链环节,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把余杭区打造成为都市型工业发展的典范. 重点发展.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加强制造业发展战略谋划和前瞻部署,坚持在制造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优先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高市场容量的高端制造业,积极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型提升发展. 开放发展.坚持将开放作为制造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充分发挥余杭龙头领军企业、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和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整合利用杭州市科研资源,加强与国内外院校、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制造业全球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引导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推动制造业开放发展. 绿色发展.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制造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以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为重要导向,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强化资源环境倒逼机制,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现制造过程绿色化、产品绿色化,降低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发展目标 力争到2020年,余杭制造强区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创新能力大幅增强,质量效益全面提升,融合发展步伐加快,绿色制造全面推行,国际国内竞争力大幅提高,建成余杭区 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 县级试点示范区,将余杭区打造成为全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全省都市型制造强区的标杆、 中国制造2025 典范区. ――创新能力.区域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规模以上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等指标稳步提升. ――质量效益.余杭制造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率逐步提高,培育出一批浙江省 三名 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工业大企业数量进一步增加,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融合发展.余杭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0;

智能制造模式广泛推行,重点企业装备数控化率、机器联网率均明显提高,建成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示范区;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协同发展. ――绿色发展.以制造业为重点的工业领域资源集约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幅度、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均达到目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100%,绿色制造模式广泛应用,绿色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 到2025年,建成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制造强区,基本形成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造业产业体系,制造业创新能力、质量效益、融合发展、绿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结构更趋合理,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制造业企业,在全省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体系中占据领先地位,助推余杭打造 产城人 融合发展的高品质大都市新区. 表12019年、2020年和2025年制造业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15 2020

2025 创新 能力 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 % 1.7 2.0 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亿元主营业务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 件79

100 120 规模以上制造业新产品产值率 % 38.8

47 52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51.33

55 57 质量效益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 亿元 316.81

415 550 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率 % 22.4

25 27 规模以上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每人

16 22.5

30 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数 家16

25 50 融合发展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总指数 ― 86.58

100 >

100 装备数控化率 %

28 50

65 机器联网率 % ―

35 55 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 50.1

55 60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

45 50

55 绿色发展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幅度 % ― 较2015 年下降16% 较2015年下降28% 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下降幅度 % ― 较2015 年下降16% 较2015年下降30% 工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幅度 % ― 较2015 年下降10% 较2015年下降15%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100% 100% 100%

二、产业发展重点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 ――云计算和大数据.依托阿里巴巴、中国移动杭州研发中心等,加快研发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智能终端云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大数据处理、中间件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与工程信息服务公司的合作,建设一批面向制造业的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等,并加快开发基于云的应用服务以及信息安全服务.提升制造业数据整合能力,着力突破数据存储、清洗、挖掘、分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加强产品数据监测和分析、设备异常监控与预测、智能决策等解决方案研发与应用,发展企业级、行业级数据的深加工处理服务和内容增值服务. ――工业软件.围绕企业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发展需要,依托集控科技、力太科技等企业,加快提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能力,大力发展工业过程控制和自动感知系统、工业设计和仿真软件、工业互联网基础平台等工业软件,以及面向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和高档数控机床、成套节能环保装备、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嵌入式系统软件.依托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培育,着力突破智能仓储软件、电池管理系统软件、车载信息系统等智能装备专用嵌入式软件. ――物联网.依托未来科技城和杭州国际传感谷等平台,加快突破物联网基础关键技术,重点研发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红外传感器、无线传感器、纳米传感器、MEMS传感器、RFID芯片等感知技术,短距无线网络、异构网络融合等传输技术,物联网操作系统、智能监控、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终端系统等系统应用技术.积极开展工业控制、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专用智能终端和物联网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建设基于物联网的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人员、物料之间的互联互通,发展工厂物联网的集成、咨询、设计、运维等服务.

(二)新能源汽车 ――纯电动汽车整车.依托长江汽车、杭州比亚迪、西湖比亚迪、泓源电动车等整车制造企业,重点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纯电动大型客车、轻中型商务车、轿车等新能源乘用车及新能源特种车、物流车、微型车等.积极实施技术创新,加快5G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力争突破多源信息融合、车辆协同控制、人机交互与共驾驶、高集成度的动力系统电动化、太阳能电池整车集成应用等整车智能控制技术,着力研发智能化、高端化、网络化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加强与整车制造企业的协同制造能力,依托南都动力、中聚(杭州)新能源、五龙电动车零部件产业园、晶志康等,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驱动电机、整车控制器、充电站(桩)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鼓励万通智控、东华链条、德曼汽车、金仁汽车、欧文斯科宁等传统汽车零配件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开发新能源汽车用零部件产品,形成相对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配套体系.

(三)高端装备制造 ――新能源装备.依托运达风电、微光电子、尚越新能源、日风电气等龙头企业,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发展,突破高效太阳能光伏利用、低能耗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大规模储能、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能源互联网等关键技术,重点发展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及设备、大功率成套风力发电装备、可再生能源装备和先进储能装置等,积极突破海洋能发电、核电关联产业设备及关键零部件. ――高效节能环保装备.依托华立科技、炬华科技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智能电网用成套输变电设备、智能配电电器和智能控制电器、电效管理系统、楼宇节能系统等节电装备;

依托杭锅、杭氧、钱江压缩机、福斯达等,大力发展高效锅炉、余热余压利用、高效制冷压缩机、空气提纯分离液化等高效节能装备;

依托南方中金环境、兴源环境、天创环境、蓝星膜、双林机械、巴布科克日立(杭州)等企业,发展水处理及回用、新型高效膜分离、海水淡化、烟气处理等环保装备. ――智能特种装备.依托西奥电梯、春风动力、西子石川岛、双金机械等成套特种装备和机械制造骨干企业,开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装备融合的集成创新和工程应用,开发智能产品和........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