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645135144 2019-12-08
粤东西北省产业园发展 十三五 规划 (正式稿) 二一七年二月 目录前言1

第一章 省产业园发展环境与现状

1

一、当前内外部发展环境

1

二、省产业园发展特点

2

三、省产业园发展阶段

4

四、存在问题

7

第二章 省产业园发展总体思路与目标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发展目标

10

第三章 省产业园空间和产业布局

13

一、省产业园空间布局

13

二、省产业园产业布局

18

第四章 省产业园发展主要任务

37

一、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开展区域产业共建

37

二、加大园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37

三、增强行政服务能力

38

四、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

38

五、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39

六、促进区域、产城融合发展

40

七、推动园区创新发展

40

八、打造绿色低碳园区

41

第五章 促进省产业园发展的保障措施

43

一、加强组织领导

43

二、加大财政金融扶持

43

三、强化用地保障

44

四、加大人才支持

44

五、强化督查督办和目标考核

45 附件

46 前言广东自2005年在粤东西北地区及惠州、江门、肇庆市欠发达地区规划建设省产业转移工业园(以下简称省产业园),作为承接珠三角地区相关产业有序梯度转移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 期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于2013年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并配套出台了《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将省产业园扩能增效作为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三大抓手之一,赋予园区引领带动粤东西北地区产业振兴的重任.省政府安排省产业园扩能增效专项扶持资金总额142亿元、专项用地指标约6万亩,重点支持园区平台建设,强化产业承载能力.截至2015年底,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有序推进,在园区的带动下,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振兴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整体上形成了大建设、大发展的新格局. 十三五 时期,广东提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再次重申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省产业园建设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为三大抓手,把粤东西北地区培育成新增长极,要求推动园区提质增效,促进主导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链集聚延伸,推动特色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5年,是省产业园提质增效的攻坚阶段.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强化统筹布局,突出精准施策,推动园区建设成为粤东西北地区工业经济的主导力量,根据粤东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深入调研和全面梳理全省产业梯度转移和园区建设工作的基础上,经充分研究,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依据国家和广东省有关法规、规划和文件编制,特别是参考了《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决定》、《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扩能增效工作方案》、《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全面对口帮扶工作的意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东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产业园区提质增效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等文件.规划以粤东西北地区及惠州、江门、肇庆市经批准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依托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为主体,兼顾其他类型园区,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本规划是 十三五 时期省产业园工作的规划指引和各有关地级以上市编制相关专项规划的依据.

第一章 省产业园发展环境与现状

一、当前内外部发展环境 从国际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发达国家 再工业化 和发展中国家、地区对传统制造业的 双向挤压 ,为省产业园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先导,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空间利用和海洋开发技术等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对生产生活方式产生产生前所未有的推动.新一轮产业转移对全球技术要素和市场要素配置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进一步加快,产业空间布局面临新的调整. 从国内看,国家深入实施中国制造

2025、创新驱动发展等重大战略,为粤东西北地区特别是省产业园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化的趋势更加明显,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创新累积效应正在显现,综合优势依然显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不断成长壮大.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但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紧迫. 从省内看,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成效初显,为省产业园发展带来重要窗口期.一方面广东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珠三角地区优化发展和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为珠三角地区和粤东西北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201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来,大力推进粤东西北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省产业园扩能增效和中心城区扩容提质三大抓手建设,已经基本实现 县县通高速 和 园区县域全覆盖 ,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硬件设施更加完善,软环境逐步优化,产业承接能力和投资吸引力明显增强. 面对复杂局面,省产业园发展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提质,化危为机,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提供重要支撑,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竞争力更强的园区发展新路.

二、省产业园发展特点

(一)全省园区布局基本完成. 粤东西北12个地市及惠州、江门、肇庆市共有83个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产业转移集聚区域,包括地市主导建设的示范园15个、县域产业园38个、依托园区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区域30个(以下统称省产业园).粤东西北12个地市45个县市中41个已规划建设省产业园,占县域总数91%.如包括肇庆、惠州、江门市共有县市57个,其中53个已规划建设省产业园,占县域总数的93%.

(二)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2015年底,省产业园共引进工业企业约4900家,其中投产企业3200家,计划总投资额超万亿元.2015年,超百亿元规模园区共25个,其中超500亿元规模2个、50-100亿元规模的园区有14个;

园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7亿元,全口径税收299亿元. 十二五 期间,省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6%,是全省平均增速的3倍;

全口径税收年均增长2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

园区累计吸纳就业超过93万人,其中70%以上为本地劳动力.

(三)区域发展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2010-2015年,省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粤东西北地区比重从12.9%提高到25.8%,提高了12.9个百分点.分片区来看,粤北山区五市省产业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占比达到36%,东翼四市平均占比达到15%,西翼三市平均占比达到31%.省产业园年均拉动粤东西北地区工业增加值增速2.7个百分点,在省产业园的带动下,粤东西北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14.0%,高于同期全省平均增速5个百分点.

(四)软硬环境稳步提升. 截至2015年底,省产业园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300亿元,平均投资强度为2.2亿元/平方公里.已建成营运59座污水处理厂,在建或试运行28座,园区及周边城镇的教育、医疗、居住等生活性配套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完善.园区服务配套体系日趋成熟,全部成立了协调联席会、园区管理机构和投资开发公司三级管理体制,全面推广 一站式 、 一门式 、 代办制 等服务模式,15个示范园区中有11个园区被当地政府赋予相关部门的 二号章 或 三号章 .园区普遍建立了培训就业、企业孵化、物流运输等公共服务平台,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涵盖物流、研发、商贸、人才培养等领域. 十二五 期间省产业园历年主要经济指标 年份 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全口径税收(亿元) 同比 增速 2011年773.48 35.4% 12.6% 137.39 26.2% 2012年766.90 27.4% 8.4% 150.01 23.5% 2013年1099.90 31.4% 8.7% 176.42 21.2% 2014年1449.96 20.3% 8.4% 226.70 28.5% 2015年1977 16.6% 7.2%

299 24.5%

三、省产业园发展阶段 根据对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存量、经济总量、发展速度、投资强度等指标进行综合对比分析,将省产业园划分为起步发展阶段、提速增效阶段和优化升级阶段等三个阶段.

(一)起步发展阶段. 起步发展阶段是指园区从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的阶段.这是整个园区建设的起步阶段和基础阶段,决定着园区基本框架和未来发展方向.包括河源江东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及产业转移集聚区域在内的23个园区处于该阶段. 专栏1 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园区 肇庆市:广宁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四会市产业转移集聚区域、封开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韶关市:翁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新丰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仁化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河源市:河源江东新区产业转移工业园. 梅州市:蕉岭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大埔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清远市:佛冈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云浮市:郁南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汕尾市:陆丰产业转移工业园、陆河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汕尾新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潮州市:饶平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潮安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域、潮州新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揭阳市:普宁市产业转移集聚区域、惠来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揭西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湛江市:雷州市产业转移集聚区域、奋勇高新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域、遂溪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二)提速增效阶段. 提速增效阶段是园区从第一批企业进驻到被企业填满的阶段,是园区建设的主体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大量进驻、园区发展逐步成型、各项经济指标持续快速增长.包括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等在内的35个省产业园及产业转移集聚区域处于该阶段. 专栏2 处于提速增效阶段的园区 惠州市:惠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博罗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江门市:鹤山市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肇庆市:德庆产业转移工业园、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高要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韶关市:始兴产业转移工业园、乐昌产业转移工业园. 河源市:深圳宝安(龙川)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福田(和平)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龙华(紫金)产业转移工业园、连平县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梅州市: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南沙(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梅州市梅县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清远市:广州白云(英德)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连州市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云浮市:罗定市产业转移集聚区域、云安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汕头市:海湾新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汕尾市:深圳(汕尾)产业转移工业园、海丰县产业转移工业园. 潮州市:中山(潮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揭阳市: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揭阳金属生态城. 阳江市:中山火炬(阳西)产业转移工业园、阳春产业转移工业园. 茂名市:信宜产业转移工业园、高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化州产业转移工业园. 湛江市:吴川华昱产业转移工业园、海东新区产业转移集聚区域.

(三)优化升级阶段. 优化升级阶段是指园区布满企业后进一步滚动发展、持续发展,由产业集聚到集群的阶段,是园区真正走向成型和成熟的过程.这一阶段园区经济指标增长趋于稳定,政府激励政策的效益逐步递减、成本逐步提高,其作用趋于弱化;

而园区已经基本布满企业,产业自身的聚合效应更加明显,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包括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在内的25个园区处于该阶段. 专栏3 处于优化升级阶段的园区 惠州市: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 江门市:江门产业转移工业园. 肇庆市: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 韶关市:东莞(韶关)产业转移工业园、南雄产业转移工业园、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 河源市: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大鹏(河源源城)产业转移工业园、深圳盐田(东源)产业转移工业园. 梅州市: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 清远市:广州(清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花都(清新)产业转移........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