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2019-12-05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P GB50458-20XX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straddle monorail transit (征求意见稿) 20XX-XX-XX发布 20XX-XX-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跨座式单轨交通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design of straddle monorail transit GB50458-20XX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施行日期: 20XX年XX月XX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XX 北京 前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包括的内容有:

1、总则;

2、术语;

3、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4、车辆;

5、限界;

6、线路;

7、区间结构;

8、道岔;

9、车站建筑;

10、车站结构;

11、供电;

12、售检票系统;

13、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与电梯;

14、站台屏蔽门;

15、通风、空调与供暖;

16、给水与排水;

17、信号;

18、通信;

19、综合监控集成系统;

20、运营控制中心;

21、车辆基地;

22、防灾;

23、节能;

24、环境保护与景观. 本标准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增加了B型单轨车及相关技术内容;

2.、增加了新型道岔的技术内容;

3、对部分章节内容组成进行了调整;

4、根据最新《地铁设计规范》GB

5015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等国家标准对本标准的相应条款进行修订.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重庆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210号大竹林综合基地,邮编:401120) 本标准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中铁电气化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南车浦镇庞巴迪运输系统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峙仲建华 周庆瑞 吴波乐梅林莉张海波 雷慧锋 李国庆 马虎于胜利 孔向东 文成祥 王仕春 王建王建红 王健冯伯欣 仲莹萤 刘永锋 刘岗刘藜向红吕刚朱鹏花春桥 余婧雅 吴明吴焕君 吴晶吴新安 张明川 李立恒 李建华 李雅红 邹光炯 陈小海 范东林 俞济涛 胡剑胡恩德 赵晓波 项丽琳 党京聂绍富 郭敬松 郭爱东 董文斌 曾武兵 谢风华 蔡金谭伟年 谭韬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待定) 目次1总则

1 2 术语

4 3 行车组织与运营管理

7 3.1 一般规定

7 3.2 系统能力

7 3.3 行车组织

7 3.4 行车速度

8 3.5 配线设置

8 3.6 运营管理

9 4 车辆

11 4.1 一般规定

11 4.2 车辆主要技术性能

14 4.3 安全与应急设施

15 4.4 车辆与相关系统

15 5 限界

17 5.1 一般规定

17 5.2 制定限界的主要技术参数

18 5.3 制定建筑限界的原则

19 6 线路

23 6.1 一般规定

23 6.2 线路平面

23 6.3 线路纵断面

26 6.4 配线、车场线及道岔

27 7 区间结构

30 7.1 一般规定

30 7.2 荷载

30 7.3 刚度要求

34 7.4 结构设计

35 7.5 构造要求

38 7.6 检修通道

40 8 道岔

41 8.1 一般规定

41 8.2 道岔类型及主要技术要求

41 8.3 道岔设备构成

43 8.4 道岔设置

46 8.5 道岔安装

46 9 车站建筑

49 9.1 一般规定

49 9.2 车站平面

50 9.3 车站出入口

51 9.4 楼梯、自动扶梯、电梯

52 9.5 站台屏蔽门

53 9.6 无障碍设施

53 9.7 车站环境设计

54 9.8 最小高度、最小宽度、最大通过能力

54 9.9 换乘车站

56 10 车站结构

57 10.1 一般规定

57 10.2 荷载

57 10.3 设计原则

57 10.4 构造要求

58 11 供电

59 11.1 一般规定

59 11.2 变电所

61 11.3 牵引网

64 11.4 电缆

66 11.5 动力与照明

69 11.6 电力监控系统

71 11.7 综合接地

74 12 售检票系统

75 12.1 一般规定

75 12.2 售检票系统的构成

75 12.3 售检票系统的功能

76 12.4 票制、票务管理模式

77 12.5 设备选型、配置及布置原则

78 13 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与电梯

79 13.1 一般规定

79 13.2 主要技术要求

79 13.3 主要土建技术要求

80 14 站台屏蔽门

81 14.1 一般规定

81 14.2 主要技术指标

81 14.3 布置与结构

82 14.4 运行与控制

83 14.5 供电与接地

83 15 通风、空调与供暖

84 15.1 一般规定

84 15.2 高架及地面线路

84 15.3 地下线路

86 15.4 空调冷源及水系统

87 15.5 通风与空调系统控制和运营

88 15.6 其他地面建筑

88 16 给水与排水

89 16.1 一般规定

89 16.2 给水系统

89 16.3 排水系统

91 16.4 车辆基地给水与排水

92 16.5 给水与排水设备配置及监控

93 17 信号

94 17.1 一般规定

94 17.2 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94 17.3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

95 17.4 列车自动防护系统

97 17.5 列车自动运行系统

98 17.6 联锁系统

99 17.7 列车全自动运行系统

101 17.8 互联互通要求

104 17.9 车辆基地信号系统

105 17.10 供电及其他要求

106 18 通信

109 18.1 一般规定

109 18.2 传输系统

109 18.3 公务电话系统

110 18.4 专用电话系统

111 18.5 无线通信系统

112 18.6 广播系统

112 18.7 时钟系统

113 18.8 视频监视系统

114 18.9 乘客信息系统

114 18.10 办公自动化系统

114 18.11 电源及接地系统

115 18.12 集中告警系统

115 18.13 公安通信系统

115 18.14 民用通信引入系统

116 18.15 通信用房技术要求

116 19 综合监控集成系统

117 19.1 一般规定

117 19.2 综合监控系统

117 19.3 电力监控系统

121 19.4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

121 19.5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23 19.6 门禁系统

123 19.7 供电

124 19.8 防雷与接地

124 20 运营控制中心

126 20.1 一般规定

126 20.2 工艺设计

126 20.3 建筑与装修

128 20.4 布线

129 20.5 供电、防雷与接地

129 20.6 照明与应急照明

129 20.7 通风与空调

130 20.8 消防与安全

130 21 车辆基地

131 21.1 一般规定

131 21.2 车辆基地的功能、规模及总平面设计

132 21.3 车辆运用整备设施

134 21.4 车辆检修设施

136 21.5 车辆段设备维修和动力设施

138 21.6 综合维修中心

138 21.7 物资总库

139 21.8 培训中心

139 21.9 救援设施

139 21.10 车场设计及相关要求

139 22 防灾

141 22.1 一般规定

141 22.2 建筑防火

141 22.3 消防给水与灭火

144 22.4 防烟、排烟与事故通风

146 22.5 防灾用电与疏散指示标志

148 22.6 防灾通信

148 22.7 其他灾害预防与报警

149 23 节能

150 23.1 一般规定

150 23.2 运营组织

150 23.3 线路

150 23.4 车站及建筑

150 23.5 车辆基地

151 23.6 车辆

151 23.7 供电

151 23.8 动力与照明

152 23.9 通风与空调

152 23.10 给排水及消防

153 23.11 自动扶梯与电梯

153 23.12 站台屏蔽门

153 23.13 弱电系统

153 23.14 节能管理

154 24 环境保护与景观

155 24.1 一般规定

155 24.2 噪声污染防治

155 24.3 大气污染防治

156 24.4 水污染防治

156 24.5 电磁辐射防护

156 24.6 景观

157 附录A 曲线地段设备限界计算方法

158 附录B 限界图

159 本标准用词说明

169 引用标准名录

170 附:条文说明

173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4 3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7 3.1 General requirements

7 3.2 System capacity

7 3.3 Traffic organization

7 3.4 Driving speed

8 3.5 Wiring

8 3.6 Operation management

9 4 Vehicle

11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11 4.2 The main technical performance of vehicle

14 4.3 Security and emergency facilities

15 4.4 Vehicle and related system

15 5 Gauge

17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17 5.2 The main technical parameters for making the limit

18 5.3 The principle of establishing the limit of building

19 6 Line

23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23 6.2 Plane of the line

23 6.3 Profile of the line

26 6.4 Wiring、yard line and turnout

27 7 Interval structure

30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30 7.2 Load

30 7.3 Stiffness requirement

34 7.4 Structural design

35 7.5 Structural requirements

38 7.6 Overhaul channel

40 8 Turnout

41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41 8.2 Type of turnout and main technical requirements

41 8.3 Turnout equipment composition

43 8.4 Turnout setting

46 8.5 Turnout installation

46 9 Station building

49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49 9.2 Station plane

50 9.3 Station entrance and exit

51 9.4 Stair, escalator and elevator

52 9.5 Platform screen door

53 9.6 Barrier-free facility

53 9.7 Station environment design

54 9.8 Minimum height ,minimum width, maximum passing ability

54 9.9 Transfer station

56 10 Struct........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