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雨林姑娘 2019-12-03
《成都市成华区环境保护规划》 (2016―2020年) 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目录

一、 十三五 环境保护的基础与形势

4

(一) 十二五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

4

(二) 十三五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7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

9

二、环保规划目标及指标

12

(一)指导思想

12

(二)基本原则

12

(三)规划目标

14

(四)指标体系

17

三、主要任务

18

(一)加强生态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9

(二)强化噪声污染防治,提高声环境质量

21

(三)加强水污染防治,提高水环境质量

22

(四)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提高区域大气环境质量

25

(五)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降低环境污染损害隐患

28

(六)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

30

(七)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环境管理能力

35

(八)加快推进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36

四、重点建设项目及效益

39

(一)重点建设项目

39

(二)效益分析

39

五、保障措施

40

(一)政策保障

40

(二)机制保障

40

(三)科技保障

41

(四)社会保障

41

(五)经济保障

41

(六)组织保障

42

一、 十三五 环境保护的基础与形势

(一) 十二五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 十二五 期间,成华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区委、区政府在 十二五 期间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 生态城区 为统领,实施城乡生态绿化工程,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区建设,持续提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并于2014年建设成为四川省省级生态区,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中取得了较大进展. 1.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大气环境质量.通过持续实施扬尘整治 三大工程 (道路硬化、裸土覆盖、绿化带提档降土),加大 北改 重点工地监管力度和联合执法查处力度,强化对各类建设工地监管,有效控制扬尘污染.道路硬化、裸土覆盖均达到100%.建立健全街道和环卫作业公司监督考核制度,提高城市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确保机械化作业率达到85%以上.继续开展绕城高速路环线内燃煤整治工作,大力开展清洁能源改造,积极推行燃煤补贴.在全区范围内加大秸秆禁烧巡查力度,在巡查空间上不留死角,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积极引导开展多渠道秸秆利用.开展油烟自动监测试点工作,通过建设项目 三同时 、环保治理设施验收行政审批等手段,规范饮食业油烟排放,减少空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水环境质量.持续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区内沙河、东风渠河道水质,促进集城市生态、人文景观、防洪排涝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河流生态系统的逐步形成.进一步加大沙河流域市政管网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完成 二污干管 河堤滑坡段铺设,完成川陕路至方家河等污水主干管建设;

推进污水临时泵站建设,解决万科及理工大学片区污水输送 瓶颈 .按照 全域截污、综合治理 原则,深入实施方家河等9条河道的深度治理,对河道沿岸的工业企业、饮食服务业、建筑工地等排污单位进行环保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向河道违法排污的行为.加强自来水二厂、五厂饮用水源地保护,坚持每周巡查制度,逐步完善应急保护措施和物资储备,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城市声环境质量.加强对工业企业的控制发展和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工矿企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影响呈逐步减小趋势.以交通噪声污染源为重点,从强化噪声排放源监督管理、加强城市声环境质量管理、强化监管支撑能力建设、夯实基础保障条件以及抓好评估检查和宣传教育6个方面开展成华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2. 主要污染物控制指标排放总量全部达标 2014年成华区削减化学需氧量955.58吨,氨氮307.98吨;

削减二氧化硫2873.19吨,氮氧化物691.37吨.2015年,通过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相关措施,完成《成华区 十二五 主要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中目标任务. 3. 工业污染源控制水平大幅度提高 针对区域内重点工业污染源,着力推进重点排污企业治污技改工程建设,关停能耗高、污染重的落后企业.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新上项目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在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中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和 三同时 制度,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以及列入国家明令淘汰类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办理环保审批手续.加强了对建材、塑料制品等制造业的大气污染监管,有效降低了工业大气污染对全区空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4. 生态区建设全面推进取得阶段性成果 我区于2010年编制完成了《成华区生态城区建设规划》(2011-2015年),作为生态城区建设的指导.明确重点开发区域和重点保护区域,为不同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依据;

有效促进了我区工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的控制,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

有效促进了我区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了资源开发生态环境监管和生态破坏违法行为查处力度;

加快推进街道、社区、学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积极申报市级生态社区,培育环境友好型学校,巩固生态细胞工程建设成果.成华区于2014年通过省级生态区验收. 5. 环境监管能力稳步提升 实施了全区违法排污单位集中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对工业企业、餐饮企业、汽修厂、医疗机构及洗车场等行业进行专项整治,切实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加大查处力度,严肃查处违法排污企业.对造成环境污染事故、超标排污和久拖不决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挂牌督办的形式进行整改,实行限期治理或停产整治.2014年,完成全区187家证照不齐及 三无 企业集中整治,其中取缔(关闭)68家,调迁(停产)31家,限期整改完成88家,实施行政处罚13家;

受理环境污染590投诉件,处理率及结案率均为100%;

开展各项监督、委托、环评监测及信访投诉监测387家,出具环境监测报告439份.加快推进在线自动监控建设,有力提升了成华区环境监管能力.完善《成华区环境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健全环境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切实做好人员、物资的应急保障,确保环境安全.2015年成华区环境监察、监测、信息、宣教能力基本达到标准化水平,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率达到100%的规划目标,对全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保持和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二) 十三五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 社会经济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十三五 期间,成都经济区、川南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建设以及四川省实施 工业强省 战略为成华区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城市产业体系带来新的机遇.同时,成都已获批成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华区是成都市规划明确打造的 服务业优化发展区 之一,将依托成都开展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背景,大力推进服务业业态创新,实现服务业的赶超发展,促进从以工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从老工业区向现代化新城区转型.特别是2016年4月,成都跻身国家中心城市,站上国家城镇体系的最高层级,在国家战略布局中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代表国家形象、引领区域发展.成华作为成都面积最大的主城区,拥有资源富集、后发先至的发展潜力,具备统筹布局、高端切入的规划优势,打造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示范区面临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 2. 生态环境建设面临重大机遇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提高到了同样的高度,深刻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与2015年出台的新环保法以及十八届五中全会中明确提出的绿色发展一道,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的指导思想,也为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指明了方向.成华区应势作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确立了 坚持三色辉映,做美城市生态,奋力建设美丽成华 的战略部署,要求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随着四川省及成都市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的重视, 十三五 期间我区环保投资将呈现逐年保持较快增长趋势,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环境管理能效也将随着环保投入的增大而进一步提高. 3. 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挑战 随着我区城市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人口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总量的增长,生活污水、服务业污水、生活垃圾、机动车尾气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必然增加,给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如:城市污水管网、生活垃圾填埋场等)带来巨大压力,如果不能及时全面地跟上城市化进程,势必会给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带来负面影响.成华区基础设施欠债多、城郊结合部治理任务重,政府职能转变任重道远,规划意识、服务意识、环保意识、市场配置资源的意识、节约利用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及人口的增长,生活污水产生量持续增长,而我区范围内部分涉农区域仍然存在生活污水的无组织排放现象,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率尚未达到100%.而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的机动车辆尾气污染以及施工扬尘污染加剧将对我区大气环境质量的提升带来挑战.

(三)生态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 随着我区GDP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继续增加,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将成为关系到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十三五 期间我区生态环境保护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制造型工业对城区环境质量的制约 目前成华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三十余家,主要涉及食品加工、设备制造业、建材等行业.2015年我区工业污水排放量76.54万吨,工业废气排放量14217.52万立方米,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量0.48万吨,工业污染物排放仍然对大气环境和水环境质量提升有一定制约作用. 2. 主要污染物持续减排压力增大 到2015年,我区完成了主要污染物COD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排任务,因此在 十三五 期间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基数将较小,要在此基础上按照成都市 十三五 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中主要污染物的减排比例,进一步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难度将增大.而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水污染及大气污染主要指标的任务十分艰巨. 3. 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生活污水、垃圾以及噪声污染进一步加剧,而涉农区域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垃圾收运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机动车数量增加后,机动车尾气对我区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将进一步增大;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生活废水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将增大;

由于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建设较为滞后,电子废弃物带来的区域环境风险也将增大. 4. 水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到 十二五 末,全区沙河、东风渠两条主要河道,除东风渠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水环境功能区划标准),沙河的八里桥断面和五桂桥断面均出现超标现象,劣Ⅴ类水质仍然存................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