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52276522 2019-08-10
四季养生 佛山市中医院骨十一科周小红2013―01--28 四季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从中医学角度讲, 天人相应 是四季养生的整体观,许多疾病都有明显的季节性.

春、夏、秋、冬的更替和温、热、凉、寒四季气候,突出 应天顺时 这一养生保健中最核心的问题.重视四季养生的科学性,指导自己的衣、食、住、行. 四季养生纲要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夏季节,自然界阳与生发,万物生机盎然,人们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旺盛.秋冬季节,万物敛藏,人们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 春季养生的原则 春三月,此谓发陈.大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黄帝内经》 气候:常言道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进入四月气温回升速度加快,但变化也快.同时雨量开始增多,空气湿润. 身体变化:常有疲劳感,白天思睡,情绪容易激动,夜寐多梦;

胃肠疾病(尤其是消化性溃疡)容易发作,也易引发高血压、眩晕、偏头痛,以及过敏性哮喘、鼻炎等病症.养生谚语:春捂秋冻 无饥无饱,五脏之葆 安步当车走,精神加倍有 四季养生――春季养生 春季的特点:阳气生发,万物始生1.春季的五行属性:木 木的生理特点: 木曰曲直 ,即向上生长和向外舒展,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的特点2.春季的五脏归属:肝 肝的生理特点: 肝者,罢极之官 ,肝具有条畅情志、疏泄气机的作用. 春季养生――情志 在精神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 发陈 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如何消除 春困 春天,入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民间称之为 春困 .这是入体的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神正常生理现象.春回大地,天气渐暖,入体皮肤的血管和毛孔也逐渐弛缓舒张,循环系统功能加强,皮肤末稍血液供应增多,汗腺也分泌增多.由于人体内血液的总流量是相对稳定的,供应外周的血量增多,供应大脑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一种镇静、神制、催眠的作用,此外,春天昼渐长,夜渐短,入们睡眠时间相对减少,所以易感到困倦疲乏. 如何消除 春困

1、按时睡觉,保证睡眠.

2、晨起可用冷水洗脸,刺激皮肤和大脑,以适应春季血液循环变化.

3、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4、加强锻炼,改善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

5、注意调节饮食,春季饮食易清淡. 春季养生――起居 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应采取以下措施:1.要消灭传染源;

2.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3.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起居应警惕 倒春寒 春天气候变化无常,中午尚是春暖融融,夜间会突然寒冷刺骨,民间俗称此为 倒春寒 . 气候时刻骤变,但人体的体祖调节中枢――下丘脑却一时难以适应,不能及时正确地发出产热或散热的命令.导致寒邪从皮毛长驱直人而致病. 故春天要注意防凤御寒、养阳敛阴.尤其是衣着方面要'

多捂'

,不可顿减,以免罹患疾病. 为何春天梳头益处多 头是五官的中枢神经所在,经常梳头能加强对头面的摩擦,疏通血脉,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使头发得到滋养,防止脱发;

能聪耳明目、缓解头痛、预防感冒;

能促进大脑和脑神经的血液供应,有助干降低血压、预防脑溢血等疾病的发任淮健脑提神、解除疲劳,延缓脑衰老.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春天梳头? 因为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入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循环系统功能加强、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面入们在养生保健中就必须顺应天时和人体的生理,一定要使肢体舒展、气血调和.春天梳头正符合春季养生强身的要求,能通达阳气、宣行郁滞、疏利气血,当然也能壮健身体了. 春季养生――饮食 早春-驱散阴寒,杀菌防病,组织器官日趋活跃. 适当吃些葱、生姜、蒜、韭菜;

鸡肉、动物肝 脏、牛奶、瘦肉、豆浆等.仲春-滋补脾胃,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大枣、蜂蜜、山药;

黄绿色蔬菜及时令水果.晚春-防治体内积热 绿豆汤、绿茶、酸梅汤、不宜实用羊肉、狗肉等辛辣食品. 夏季养生的原则 夏三月,此谓蕃秀,夜卧早起,勿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逆之则伤心,春为咳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气候:全年高温天最集中的节气.天气炎热,光照时间长,且雷雨活动频繁,形成湿、热交蒸. 身体变化:汗出增多,容易感到疲劳、乏力;

急性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病症多发;

缺乏锻炼、心血管疾病和久居空调环境者,有心烦,失眠,头晕、胸闷、胃口不好、或微有发热、头痛等症状. 养生谚语:夏三月,晚睡早起,以避阳光大蒜上市,药铺关门夏补三伏,秋冬如虎 四季养生――夏季养长 夏季的特点:天气渐热,阳气旺盛,植物繁盛1.夏季的五行属性:火 火的特性: 火曰炎上 ,即是温暖、上升,具有温热、升腾、活动、上升的作用.2.夏季的五脏归属:心 心的生理特点: 心为君主之官 ,心主血脉,心藏神. 夏季养生――情志 夏三月是指从立夏到立秋前,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利于心脏的生理活动,人在与节气相交之时故应顺之.所以,在整个夏季的养生中要注重对心脏的特别养护. 在中医文献中对心解释为血肉之心和神明之心.血肉之心即指实质性的心脏;

神明心,是指接受和反映外界事物,进行意识、思维、情志等活动的功能. 夏季养生――起居 夏季炎热, 暑易伤气 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

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1.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2.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3.合理安排午休时间.4.每日温水洗澡.5.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季养生――运动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出汗过多时,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