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没心没肺DR 2019-07-18
第六课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16岁男孩两度犯命案 李某是一个初中生,在12岁时就因杀人被收容教养了3年.

从管教所里出来不久的他竟然又因为一句话,再一次残忍地杀害了一名11岁的小学生.今年8月14日,李某与一名小学生一起到房山区河北镇半壁店村还书,途中小学生要看看李某手中的书,遭到拒绝后就骂了李某一句,李某顿时勃然大怒,回敬道: 你再骂我就掐死你. 他上前掐住小学生的脖子,一会儿就把其掐死,事后李某把尸体拖进玉米地,在上面盖了些玉米秸,伪造现场后迅速逃离.两天后,李某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据北京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有关人士介绍,少年暴力犯罪案件近年来出现了上升趋势,仅今年承办的案件中就有好几起特别恶劣的.检察官认为,这类案件的共同特点是犯罪青少年把他人生命视作草芥,案件起因都是小事,可是作案手段却极其残忍,这类案件的发生不能不说我们的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着问题. 16岁男孩两度犯命案 某省管教所在押188名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的初次犯罪年龄分别为:14周岁的22名,15周岁的61名,16周岁的72名,17周岁的33名.他们初次犯罪的平均年龄为15.61周岁,比在押末成年非独生子女初次犯罪的平均年龄低0.5l周岁,其中有8名在14周岁前就有违法劣迹行为. 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的关系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带普遍性的、严重的社会问题,被称为是世界的 三大公害 之一.因此,青少年犯罪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政府、警方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遏制青少年犯罪上升的趋势,也是世界各国的警学界、法律界、教育界、社会学界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探讨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根据广东省青少年犯罪的情况,对青少年犯罪与家庭的关系,作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各位专家、学者. 青少年犯罪是一种社会现象,情况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是由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家庭的负面影响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据广东省少管所反映,在该所服刑的少年犯,80%和家庭教育不当有关.广州市某中学心理咨询室的老师说,到该室咨询 心事 的学生,反映的问题90%和家庭不和有关.据广东、山东、河北、四川、重庆五省市对400多名女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对女中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由此可见,家庭,尤其是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很深、很大的,而负面影响则是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向21世纪,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为 家庭与社群对青少年之影响研讨会 而作 客观上,可以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来看未成年人生活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 首先,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是滋生犯罪的土壤.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攻坚阶段,各项改革造成的某些领域的暂时性无序与失控虽然有其必然性,但由于社会缺乏主题价值观的有效引导,造成社会的道德标准出现混乱,这使得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的人生观形成处于较为严重的 后天失调 的环境中.社会上,拜金主义盛行,腐败之风泛褴,加之贫富的两极分化,凡此种种因素均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为那些存在不良因素的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心理环境,降低了他们的罪责感,使他们将 不劳而获 的思想合理化,甚至作为其犯罪的正当理由.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的现代化,社会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日剧增,这是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很难想象,如果不是受到传媒不健康因素的影响,怎么会发生美国6岁男童枪杀6岁女同窗的事件.在我们社会中,一些不健康的传媒所宣扬的享乐主义和渲染的暴力、凶杀、色情对缺乏正确识别事物能力的未成年人来说,是更容易接受的事情.可以说,不健康传媒的存在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另外,一些文化娱乐市场管理的失控,也为诱导唆使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条件. 其次,学校教育的失误成为未成人犯罪的温床. 学校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的历史重托,尤其是中小学的义务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环节.但是近些年来的学校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品德教育,出现了 教书不育人 的状况,学校分等级,年级分重点、非重点,对成绩较差学生的教育管理相当不力,引起他们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同时,重智轻德,对法律、人生观、道德规范教育不重视,不注意对学生进行正当引导,这必然会导致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并由小错酿成违法犯罪. 再者,家庭教育的失当,为未成年人犯罪推波助澜.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极大.由于现在的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数自幼就受到家长的溺爱,家长往往迁就他们的不适当要求,放纵他们的不良习惯,特别是在物质要求上极少限制.凡事以自我为最高价值取向,这是当代末成年人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他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习惯了 以我为主 ,但太过于强调自我,使他们的待人处世很功利化,看眼前、重实利,从而忽视甚至不顾他人的利益和感受.而在现阶段他们除了要面对学业的压力外,还要面对相当激烈的职业竞争,加之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尚不成熟,在遭受挫折的时候,极易造成行为失控.当然,家庭的暴力教育也会伤害子女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和自卑情绪,容易接受社会不良习气和坏人的引诱.对于那些在残缺家庭中成长起来的未成年人,由于缺少家庭温暖,也会不同程度地促成他们人格和行为的扭曲. 综上所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学校、家庭 三位一体 的共同责任,核心是一个教育问题,是一个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的问题.当然,我们首先要给下一代创造一个能保证其健康成长的大环境,要加大力度净化社会环境,铲除不良因素的滋生物.同时社会、学校.家庭要 共同配合 ,改进教育方法,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品德、纪律和法制等方面的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使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造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大使命. 对当前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 山东省少年管教所 李康熙 内容提要:我国的独生子女犯罪已成为社会各界所普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作者通过查阅未成年犯档案、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当前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问题进行了认真调查分析,归纳概括了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的基本状况和心理行为特点,探讨了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的内在原因,预测分析了独生子女犯罪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未成年独生子女犯罪的基本对策. ........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