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9-07-10
南美白对虾的健康养殖上海水产大学 王武教授、博导

一、问题的提出 虾类的养殖尽管已建了完整的养殖技术体系.

但绝大多数的养殖工艺还是传统方式,即:开放式、静水饲养,依靠大量换水来改善水质,依靠药物来防治病害的旧模式.因此,虾类养殖失败的例子仍然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是:在静水饲养的工艺中,水质、饵料、病害三大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因而造成以下弊端: 传统养虾工艺的缺点 大量投饵以强化幼体;

大量施药以防治病害;

大量换水以净化水质. 养虾池 水质、饵料、病害三者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片面强调任一方面,都只能是治标不治本.大量换水,只能缓解矛盾的爆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换水 投饵 施药

(一)传统养殖工艺的弊端 共有八个方面的弊端:

1、种质不纯.亲本个体小,或近亲繁殖,抗逆性差.

2、采用天然饵料投喂.残饵多,饵料散失多,饵料也容易变质.

3、池水环境不平衡,有机物多,水质差,池底氧债高,沉积物黑臭.

4、换水量大,能量流失严重. 传统的养虾工艺,只考虑虾,不考虑植物和微生物.生态环境很不平衡.大量能量是退出池塘物质循环,沉积池底,变成污泥,污染水质.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养虾塘池的生物由三部分组成,即: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 传统的养成虾池实际上是一个半人工的集约化养殖生态系统.其特点是: 消费者――水产苗种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核心,其数量多,投饵量大,产生大量的排泄物和残饵;

分解者――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少,经常处于超负荷状态,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无法及时分解,造成水质恶化,使池底产生大量氧债;

生产者――藻类数量少,无法充分利用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产生的营养盐类,导致氨氮和亚硝态氮等有害物质积累,对养殖生物产生危害. 因此,这种片面强调消费者,忽视分解者和生产者的生态系统是极为不平衡的.其物质循环途径存在两处 瓶颈 . 消费者(虾类) 添加EM菌 分解者(微生物) 高等水生植物 生产者(植物) 养虾池生态系统模型 因此,改善育苗池的水环境,必须从打破传统育苗工艺的生态系统存在的 瓶颈效应 . 只有改善育苗池的水环境,水中和池底溶氧高,有益微生物生长繁殖迅速,有机物分解快,营养盐类的利用率高,N02--N 和NH3-N和就不易大量积累,池水中有害细菌就不易滋生.由于水质好,虾体新陈代谢快,对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强,也不易患病.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育苗池病害的有效途径.

5、环境变化大.不利于生物体正常代谢.

6、病害多,采用连续使用各种药物或反复使用抗生素来抑制有害菌的繁衍.极易产生药害.

7、成本高,成活率低,生产不稳定,容易造成亏本.

8、产品均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不是安全食品. 因此,东方对虾、罗氏沼虾养殖了5~6年,由于病害大发,遭到致命性的打击. 现在又有开发了一种新的养殖虾类――南美白对虾.我们不能再重走传统养殖工艺的老路.时代呼唤健康养殖. 南美白对虾养殖必须走健康养殖之路! 怎么走?

(二)当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存在问题

1、亲虾存在体质弱、抗病力差,甚至带有病毒,暂养成大苗后成活率低.

2、由于育苗生态环境条件差,育苗过程中滥用搞生素,成活率虽然保住了,但破坏了对虾的免疫系统,影响了钙离子的吸收和沉积.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